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结合某网截洪沟及边坡支挡工程实例,分析其中一段高差25m的高边坡,采用极限平衡理论的折线型滑动面的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及剩余下滑力计算,探讨三层锚索桩板式挡土墙的设计思路;分别运用滑坡推力法和库伦土压力法计算抗滑桩桩身内力,通过分析桩身内力情况,选择桩板式挡土墙的结构方案;同时介绍了挡土墙以上边坡坡面防护方案,高边坡施工期间及完工之后的监测方案和建议。
关键词:高边坡;抗滑桩;锚索;桩板式挡土墙;边坡稳定性
引言
根据施工工序对填方高边坡的受力阶段进行了划分,提出了预应力锚索桩板墙锚索最优位置的确定方法,达到了及早控制桩身内力同时又避免浪费的效果。
1填方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桩板墙及其常见的施工方法
预应力锚索桩板墙作为外部支挡结构广泛运用于填方高边坡。其施工方法常见的有三种:先填后锚法,先锚后填法和填锚穿插结合。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最多的是填锚结合法,其工序简述如下:桩结构施工,挂挡土板,填方至预应力锚索位置以上时进行锚索施工,继续填土,锚索张拉,继续填土,锚索再张拉,继续填土至下一锚索位置处,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填筑完毕。
2锚索桩板式挡土墙治理高边坡分析与设计
2.1工程现状与治理思路
工程滑坡段平面上呈弧形长条带状,纵向长约25~65m,横向宽约530m,面积约2.14×104m2,滑体厚度2.5~8.5m,总体积约7.49×104m3,属小型牵引式土质滑坡。滑坡高10.35~26.12m,滑坡坡面坡度20°~40°。由于长时间降雨、冲刷,滑坡体基本处于近饱和状态,滑坡坡面和坡脚不断有地下水渗出。治理滑坡的常用工程措施种类有:排水,支挡,减载,反压,植被绿化,注浆法等。本工程边坡高度大(最大坡高28m),开挖坡面土体裸露,风化作用强烈,土体结构遭破坏,土体强度低。该地区降雨频繁且强度大,上方坡面有水汇流冲刷、下渗软化土体,使坡体内形成动、静水压力等。本工程治理步骤为:(1)减载削坡,清除表面局部凸起及设计坡面以上土体;(2)支挡,在坡脚选用锚索桩板式挡土墙进行滑坡体支挡;(3)坡面防护,在坡面锚杆挂网喷砼+锚索格构梁+客土喷覆、植草进行防护固土;(4)排水截水措施,在挡墙、护坡结构设排水孔,减少滑坡体的含水量,在坡顶修截流排水沟阻断坡顶水流对坡段的冲刷。
2.2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2.3锚索施工
(1)造孔造孔前精确定出孔点位置,孔点坐标与设计的坡面坐标偏差不得超出±(50~100)mm。钻孔采用潜孔冲击钻无水钻进,以确保边坡岩体地质条件不被恶化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过程配有专门技术人员随时检测孔斜,保证斜度误差控制在±2.5°之内。钻孔深度保证超钻不小于50cm。
(2)清孔钻孔结束之后,用高压风进行清孔,孔壁不得有粘土或粉砂滞留以保证水泥砂浆与岩体的粘结力。钻孔清孔完成后,将孔口暂时封堵,以免碎屑、杂物进入孔内。(3)编锚、下锚锚索编制前对钻孔实际长度进行测量,并按孔号截取锚索体材料。钢绞线必须采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切割,同时也不能采用焊接。锚索体长度考虑到张拉和施工工艺要求,一般取设计长度外加1~1.5m的工作长度。材料截取后,在编索平台上进行拉直编索,在锚固段安置隔离架和紧箍环,并在锚索末端安装导向帽,在自由段作防腐处理,自由段内的钢绞线上涂防锈漆及脱水黄油,外套PVC防腐管,在防腐管末端安置止水环,并用胶布缠绕,以防注浆时浆液进入自由段。注浆管捆扎在锚索体的中间,随锚索一起下入孔内,管端距锚索末端不超过20m。 锚索编制完成后,按对应的孔号下入锚索孔内,下锚时用力要均匀一致,防止在推送过程中损伤锚索配件和防护层。 (4)锚固段注浆 下锚后及时进行锚固段注浆,浆体为1∶1(质量比)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38~0.45,强度不低于20MPa。注浆时注浆管边注边拔,使注浆管始终有一段埋于浆液中,注浆过程要保证锚固的注浆长度符合设计要求。(5)外锚头制作为保证锚索受力垂直,在锚索垫墩上需设锚索斜托,锚索斜托顶面与锚孔轴线保证垂直,锚具中的螺旋筋、锚垫板安放要符合设计要求,锚垫板尺寸误差控制在±(0.1~0.2)cm。(6)张拉待锚固段的浆体强度和垫墩、锚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张拉采用“双控法”,即采用张拉力与锚索伸长值来综合控制锚索应力,以控制油表读数为准,用伸长量校核。当实际伸长量与理论值差别大于±6%时,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进行。 张拉前,事先将锚垫板表面清除干净,将垫墩、锚具安装好,锚具安装应与锚垫板和千斤顶密切对中,并和锚索轴线方向垂直,千斤顶轴线与锚索轴线在一条直线上。
2.4锚孔检验
锚孔钻造结束并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一般根据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检验孔径、孔深,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倾角和方位,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全部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2.5工程监测
在边坡治理工程中,应在坡体上设置简易监测措施,实时监控治理工程和治理后的滑坡动态,检验治理效果,同时为今后滑坡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本工程主要以坡体表部地表变形观测为主。在项目区内把简易观测点设置于滑坡后缘以上的相对稳定的坡体上、滑坡体中后部、滑坡体裂缝密集区以及抗滑桩桩顶、挡土墙顶和格构梁上。简易地表位移监测应派专人进行,定期巡查,超前预报,主要以肉眼观察为主,必要时可设置简易观测桩、点。特别是在降雨过后应巡视坡体及治理支护工程是否有明显变形或位移。若发现坡体出现宏观变形或支挡工程有明显位移变形,应迅速上报主管机构,以便及时妥善处理,确保滑坡区生命财产设施的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需根据地质勘查结果、项目规划、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工程分析和设计,可以通过削坡、加固、截水排水、客土喷覆、植草绿化、工程监测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小不利因素,进一步保证边坡安全。本文为锚索桩板式挡土墙在高边坡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实践经验及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石玉玲,李貅,李凯玲.锚索抗滑桩工程的优化设计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3):32,412-415.
[2]王引生,王恭先,王桢,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优化[J].中国铁道科学,2007(5):11-13.
[3]苏自约,闫莫明,徐祯祥.岩土锚固技术与工程应用.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32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