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油田的发展,地面工程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油田地面工程的成本控制越来越重要,而成本控制的关键就在于造价管理,可以说造价管理关系到油田地面工程建设的成本和质量。造价管理是以造价控制和造价确定为主要内容,有效的管理可以规范价格行为和建设行为,解决超预算、超概算、超估算等现象,对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和效益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油田地面工程建设;“四化”;标准化;造价管理
近年来,随着荆州采油厂的发展以及产能建设的需要,搞好地面工程建设造价,加强有效控制,努力降低成本,提高投资效益显得尤为重要。石油工程建设领域大力推进“四化”( 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 工作,对于进一步降低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成本,优化库存物资结构,进而推动油田做强做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造价管理整体效率低
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专业领域多,管理环节复杂,从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结算,不同时期的各类造价文件编审时间周期长、内容复杂、专业面广、计价规则及依据多,造价管理各环节业务又各自独立运作,协同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1.2 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欠缺
国内外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影响造价35%~75%,而在工程实施阶段影响造价只有5%~25%。目前建设单位工程造价仍以竣工结算为目的,对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普遍重视不够。
1.3 投资估算精度不高
通过近几年开展的投资项目造价分析,一般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与计划批复有15%左右的差距,主要原因是投资估算指标体系还不完善。
1.4 竣工结算与设概算误差大
一是设计不能充分考虑现场实际问题,造成变更增加; 二是建设单位为赶进度,违反基建程序,边施工边设计,导致投资增加; 三是老区改造工程现场复杂,且受工农关系影响,造成多次补充设计; 四是设计人员设计风格迥异,设备选型多样,有时与实际现场要求不匹配。
1.5 地面工程结算进度缓慢
始终存在着集中结算、突击结算问题,非标设备、材料存在采购前不报价、不定价,结算时突击核价的现象。
2、标准化造价管理的概念及特点
2.1 油田工程标准化造价概念分析
标准化造价是指油田企业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对造价管理进行规范化、程序化的一项组成内容。标准化造价主要是依据国家、地方、行业领域关于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通过对油田工程进行建设计划、概算、预算、结算等多个环节进行详细分析处理形成规范化的系统,得到一套通用、标准、相对稳定的工程预算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通过标准化造价可以快速、简单、可靠、准确的控制工程造价,可以确保概预算和实际结算吻合一致。
2.2 油田标准化造价的特点
标准化造价的引用与传统造价管理相比优势明显,对油田工程成本控制、经济效益扩大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标准化造价主要特点体现在:1、标准化造价以指标为体系,考虑内容全面。指标因素涉及油田工程从立项、涉及到建设、竣工全过程环节,内容全面,造价分析细致较为接近实际工程。2、从实际出发,工程计价科学规范。标准化管理以油田工程实际情况为准进行指标体系、计价方法确定,通过科学计量和调研考察进行测算,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支出,造价结果科学准确。3、程序规范,造价管理效率高。由于形成规范的造价体系和计算方法,对照进行油田工程造价测算,按程序逐步进行操作,简化了流程和依据查找,提高了造价效率。
3、标准化造价管理的应用
3.1 油田标准化指标编制
标准化造价体系分为投资估算指标和施工图预算指标。
3.1.1投资估算指标的编制
采用类比法,以近几年的同类工程造价资料为依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转算、优化,以确定各级指标,制定相应的指标成本,包括设备费、建筑费、安装费及主材费等。投资估算指标一般由设计部分负责编制,造价管理部分审核批准,是工程建设前期编制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
3.1.2 施工图预算指标的编制
根据图纸、相关规定、市场需求等采用合适的计价定额,制定统一的模块化标准化造价指标。施工图预算指标由造价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编制,设计部门及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完成。
3.2 应用
将油田工程建设标准化造价管理应用到荆州采油厂,对其地面工程建设中所包含的项目、设备、场站、井场、管线敷设等工程进行造价应用。据统计,仅2016年~2018年,标准化造价管理在荆州采油厂地面工程建设的应用站场达6座,井场20余座,各类管线总长约10Km。
以年为单位,对当年地面工程建设造价成本、建设周期、预算和建成后花费差异等指标进行统计,然后对应用标准化造价管理和以前未使用造价管理前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应用标准化造价管理后,荆州采油厂地面工程造价成本降低了约10%,建设周期缩短了近15%,预算和建成后花费差异缩小了30%。这些数据说明了应用标准化造价管理可以对油田工程建设预算进行更准确的控制。
3.3 应用效果
标准化造价管理应用贯穿于油田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从前期施工图纸到后期验收结算,实现了造价管理的合理衔接,其应用效果如下:
3.3.1提升油田建设造价管理水平
标准化造价管理是油田工程建设计价方法的创新,是规范化造价的突破,从以前的“建设完清算”向“事前定价”转变,解决了施工方和业主方的矛盾纠纷,得到了油田企业、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一致的认可,减少了建设过程中因费用引起的工程停滞,提升了造价管理水平。
3.3.2节约油田建设成本
根据油田工程建设前编制的标准化造价指标对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每一项内容及其花费进行估算,可以更加合理、准确地确定项目建设的总体成本,确定招投标底,可以在建设前确定总体投资额。
3.3.3提高油田生产效率
标准化造价管理缩短了油田各项工程建设周期:首先缩短了前期预算、市场考察、价格分析、合同签订等时间;其次缩短了施工建设过程中由花费等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导致的建设滞后。克服了工程造价的随意性带来的错、缺、漏、少等工作质量问题,提高了油田生产效率。
4 结论
针对油田工程造价面临的问题,实行油田工程标准化造价管理势在必行,标准化造价具有系统性、细致性、准确性等显著特点。
油田标准化造价管理应用需建立一系列对策措施,包括搭建标准化信息系统、培养造价专业素质人才、完善造价工作方法及制度体系、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严格合同和定额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晓慧,张桂芬.油田地面建设工程定型顶算、综合预算定额初探[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7):56.
[2]孟祥明.标准化造价在油田工程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探索,2010(3):259~260.
作者简介:毛洁,生于1984年11月24日,学历:本科,现任职称:中级工程师,现就职于江汉油田荆州采油厂,主要从事地面工程预算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