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孔德春
[导读] 监督和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法,并不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
        摘要:在新时期背景下,国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十分重视,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修建了多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保证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也大大缓解了我国能源不足的现状。与常规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只有确保施工质量,方能达成预期的目的。因此对此项课题展开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1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分析
        1.1精细化管理
        监督和控制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方法,并不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的。与此同时,还有助于节省施工成本。结合上文可知,水利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对施工质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因管理不当,导致工期延长,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施工成本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施工管理阶段,建筑施工单位应重视精细化管理手段的实施。具体措施包括分层次管理方式的落实,通过详细记录各项施工环节,合理划分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促使其在施工中约束自身的不合理行为,最终达成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1.2技术管理
        与传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相比,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更加先进,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水利水电工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二者已经实现了融合。例如:在地质勘测中应用GPS技术,有助于地质勘测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而CAD和BIM技术的应用,为施工管理开辟了全新的路径。尤其是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方案的模拟,有助于设计人员找出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同时还能为施工管理提供依据。就事实情况而言,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非常大的规模,施工周期较长,难度也相对偏高,在选择和应用施工技术时,需要施工单位反复推敲各个环节,以保证施工的效率质量。
        1.3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而言十分关键,据了解得知,材料支出占水利水电工程总投入的50%以上,如果材料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必然会威胁工程的安全。故建设单位应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材料供应商,在确定材料供应商后,与其签订规范的合同,要求其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材料。与此同时,还要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让厂家出具相应的证书,证明材料质量与合同规定相符。在材料运输途中做好保护,避免其受损。在入场前重新检查,合格后方准许其入场。考虑到水利水电建筑施工环境复杂,在材料入场前,应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材料放置地,避免其受到水流的影响。此外,在当前背景下各种新型施工材料不断涌现,与传统建筑材料相比,新型材料具有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建设单位可基于工程需要适当选择。
        1.4做好设备的检修和养护
        水利水电建筑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主要包括运输车、压路机、装载机、振捣器以及砂浆搅拌机等,这些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否,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故施工人员在应用设备前应做好全面检查,检查通过后方能使用。在应用完毕后,将其存放在合适的位置,并做好养护工作,避免施工机械的质量受到影响。在科学技术普及应用的时期,设备检修和养护技术逐渐与计算机技术相融合,故施工技术人员可以将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使施工机械的故障部位展现在人们眼前,并且,计算机软件还能制定维修方法,为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但在应用这种检修方法时,不能过度依赖计算机,否则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
        2.1坝体填筑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之中,坝体属于重要的施工内容,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坝体施工阶段,需要应用坝体填筑技术完成施工,与此同时,还要遵循分段施工的原则,从根源上消除质量隐患。此外,坝体填筑施工对施工机械各项性能的要求较为严格,如果施工机械选择不合理,必然会影响施工效果。坝体填筑施工由多道工序构成,分别为运输卸料、摊铺施工、压实处理以及质量检查。在完成常规作业后,还需要做好洒水、清理、结合面处理、凿毛处理以及修整边坡等辅助作业。


        2.2导流技术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水利资源丰富的区域是绝大多数水利水电工程所处的区域,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区域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将其作为工程建设区域,可以取得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水流的存在,会导致工程施工难度直线上升,故在施工开始前,应用导流技术降低施工难度至关重要。现阶段部分施工单位为达成预期目的会对围堰措施进行应用,与此同时,导流技术亦可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将导流技术细分为四项独立的技术,分别为围堰导流技术、隧洞导流技术、明渠导流技术以及涵洞导流技术,具体如下所述:
        2.2.1隧洞导流技术
        从字面意义理解,就是让水通过隧道而流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建造围栏是前提条件,其目的在于对水的走向进行把控,确保水在隧洞中穿过流出。一般情况下,隧洞会与下游河流相连通,以便于排出积水。复杂地形条件下适合这种方法的应用,如果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地点为山区地带,则可以采用这种导流技术。但这项导流技术所耗费的成本较高,施工单位应通过延长施工成果的方式,节省施工成本。
        2.2.2围堰导流技术
        这项技术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导流技术。将其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围堰导流技术有多个不同的技术类型,主要包括钢板格型围堰、混凝土围堰和水土石围堰。材料是三者最显著的差别,而混凝土围堰由于具备强度高、材料制备简单等优势,故受到了相关领域的青睐。
        2.2.3涵洞导流技术。在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这项技术较为常用,其应用有助于水坝稳定性的增加,导流效果也十分显著。该技术的要点为控制材料质量,在确保材料质量达标后,将围栏修建于水坝上下游,最后制作涵洞。涵洞的制作步骤为挖好沟槽,并将混凝土填盖在上方,之后方可引流。
        2.2.4明渠导流技术。此类导流技术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但施工效率相对较高,如果水利水电工程位于开阔地区,可以应用这项技术。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将围栏修建至导流的起始点和重点位置,在找到明渠后导流即可。
        2.3土坝防渗加固技术
        目前常用的土坝防渗加固技术为高压定向喷射灌浆技术,通过对钻孔中喷射装置射出高压水束的应用,使灌地层的结构受到破坏,之后按照设计要求,向其中灌注浆液,在此基础上,完成结构形式的制作,这种措施所制作的结构形式,能够与地基有效结合,最终成为稳定且连续的防渗体。比如:惠州市汝湖镇在建设水库时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应用,该水库属于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利工程,其主坝的高度为20m,地质勘查结果表明,工程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尤其是坝基部分地段与粉细沙土相连接,如果处理不当,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质量问题。故有关部门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进行论证研究,决定应用高压定向喷射灌浆技术形成防渗加固体,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
        结束语
        综上述,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十分关键,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建议施工单位加强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和施工设备管理,并基于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从而在根源上消除质量隐患,以促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合天.论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7):105-106.
         [2]李健雄.试论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J].居舍,2018(31):54.
        作者简介
        孔德春(1971-04),男,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大学专科,工程师,供职于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水利方面的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