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进度控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3期   作者:唐兆雨
[导读] 水利施工内部环节众多,分部分项工程衔接影响程度深,需要众多的施工设备、施工材料、施工班组进行有效的合作搭配来共同完成施工任务,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整个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在范围内,只有基础的交通网络、材料运输、设备进场和人员的日常生活物资使用都需要提前规划。同时由于水利工程时间长,建设规模大,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程度深,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项目建设过程本身也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反向的干扰。在水利工程支出承接相关的单位,必须要按照勘察设计单位所给的数据,到施工现场实地检验,对关键的水文资料地质条件进行专业的勘察。对于水利工程而言,所处地区的土质情况和周围水源覆盖区域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进行。在山区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要特别防范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的现象,提前调取近15年当地的水文数据和分析容易出现严重自然影响的时间段,对整个工程的工期安排进行调配,避免关键性工程在敏感时间段内执行。在夏季,多雨时节要对项目所在地周围的水文条件、变化情况及时跟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做好提前预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该与上游水利管理机构形成紧密的沟通,尽快及早获取关键的水文信息,进行临时性调整,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涵洞、软土地基地下水所处位置、滑坡情况、水土流失情况等可能对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要全面摸排,在正式施工前,必须对施工所在区域的所有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信息进行汇总,并根据以上信息制定适合当地施工建设项目的施工方案和管理细则。
        1.2 材料影响
        由于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规模极大,一般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够完工,在这一过程中,有时会存在材料供应商中途变更的情况,在实际操作环节,物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企业和行业相关规范,对材料供应商变更内容进行跟踪管理,如果是材料供应商的主体发生变动,必须要重新招投标,严禁出现先进厂后举行招投标活动的行为,要从源头上把握材料供应的质量安全。在材料进场之后,物资人员、技术人员应同监理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检查进场的材料规格质量,确保符合施工需求之后准许其进场,并要及时签发材料进场使用的记录表,以方便后期追溯物资材料的使用和来源。对于材料的进场时间也要精准把握,尽可能避免材料长时间堆放在施工现场,根据施工方案设计,通知材料供应商准备材料,如果材料长时间堆积在施工现场,一方面会占据本来就紧缺的工作面,造成施工现场排放混乱,不利于进行现场秩序管理,另一方面是材料在长时间堆放之后,使用效果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对于水泥这类材料而言,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必然会造成材料质量的下降。
        2 水利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相关分析
        2.1 影响进度控制的具体因素
        (1)施工环境的控制。地质环境、水文环境、道路交通环境以及政策环境等均会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比如道路交通不便会拖长材料的运送周期,导致施工效率的减缓。(2)施工时间的选择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一般来讲,枯水期的施工会更加顺利,但是如果在枯水期出现了反常降水导致水流量增大,这会打乱原有的施工计划,进而出现施工进度放缓的情况。(3)施工安全。安全施工是施工中必须强调的,如果出现安全事故,解决起来会很消耗时间,也必然造成施工周期的拖长。(4)施工质量。施工质量较高,施工验收一次性通过,工程可以尽快地投入利用,这样,工程的施工周期比较短,反之,反复的质量提升和验收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加长。
        2.2 强化进度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
        (1)需要对工程的施工环境进行控制,比如工程的水文环境、地质环境等,在施工前需要做好勘察,然后基于勘察结果制订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样,施工的进度控制效果会更好。(2)需要科学选择施工时间。一般来讲,选择枯水期施工是正确的,但是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与安全,需要在施工前针对反常降水制订有效的处理措施,这样,即使发生反常降水,利用事先准备的应对策略也可以达到保障进度的目的。(3)做好施工安全控制。在施工中积极强调安全工作,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就是对施工进度的保证。(4)强化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标准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合格,这样可以有效缩减因为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现象。


        3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强化的措施
        3.1实现设计的优化
        1)工程结构优化。为了实现结构优化的目的,在优化的过程中可以利用BIM技术。通过建筑信息模型的具体建设将水利工程的结构进行全面的展示,通过结构整体质量考虑其中的细节部分进行优化,这样,结构优化的目的可以实现。2)工程施工设计的优化。在工程施工设计优化中,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大数据总结分析可以发现水利工程施工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基于问题做设计优化,对施工的步骤流程,各个环节的技术应用等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这样,最终的施工设计会为施工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简言之,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的优化对于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帮助巨大。
        3.2实现材料质量的控制
        1)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标准数据做全面的分析,基于要求确定材料的参数和规格。2)基于材料的规格和参数确定可选择的材料种类,实现材料的初步筛选。3)针对水利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确定材料利用方面的特殊性,并基于地域位置的特殊对材料做进一步的甄选。4)对选择的材料进行试验性分析,确定材料在各方面的性能以及与施工设计的匹配性,从而确定最终的材料规格。5)对材料的采购、存储等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材料从采购到应用过程的规范性,这样,材料的质量得到保证,其对工程质量的支持作用更加显著。
        3.3对施工的过程进行强调
        施工过程的具体强调需要注意以下的工作。1)需要对施工现场管理做强化。施工现场管理的强化具体包括了管理内容的明确、管理方法的规范和管理标准的统一,通过这3方面的强调保证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效果,现场不利因素对质量的影响会得到控制。2)需要对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确定。就方法分析来看,需要对方法的可执行效果、规范性和专业性做分析,保证方法利用具有专业性特点。就技术利用来看,需要对技术的成熟度做讨论,还需要对技术利用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这对于技术利用的趋利避害有显著的效果。3)需要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做提升。主要是通过培训和施工现场指导的方式控制人员施工中的犯错行为,以此来提升施工的质量。简言之,在施工过程中强调各个要素的控制,这对于施工质量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3.4把竣工验收工作做细致
        1)构建完整的验收内容体系,体系需要有明显的等级确定,比如在某一项大内容下,需要对具体验收的小项目内容做分解,以此类推,具体验收的内容会更加细致,质量控制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2)统一验收指标。在验收的过程中,部分相同的项目验收,指标需要保持一致性,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验收不统一问题。3)验收方法的有效利用。对验收方法做分析,然后规范执行方法,以实现验收工作效果的显著性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在目前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有着突出的现实价值,所以重视水利工程的具体建设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不过在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进度问题和质量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工程的社会利用实效,所以文章对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度影响因素和质量影响因素做分析,并基于具体的因素讨论相关工作的强化,旨在为目前大量建设的水利工程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从而实现工程综合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川.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J].水利技术监督,2018,146(6):18–19,67.
        [2]李卫华.大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及进度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28):35–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