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人们自然改变能力的最直接的一个体现。水利工程建设和严格的灌溉管理是农户增产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农田水利灌溉运行管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认真讨论并改善这些问题。
关键词:水利灌溉;运行管理;措施
1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意义
首先,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进行能够极大地缓解先前所存在的用水矛盾。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整体的效果和质量也有所提高,水资源使用的先后顺序得到优化,同时也使农田水利灌溉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作为指导思想,能够有效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情况。除此之外,还能够为相关管理单位和部门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帮助,进而可以实现优化管理配置。其次,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进行可以使灌溉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水利灌溉管理工作逐渐采用分层管理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和实现用水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使社会群众节约用水的意识有所提升。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把新兴农业生产和管理技术在基层农业生产管理工作中进行大力的推广,也可以使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管理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再次,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进行可以减轻生产压力,使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性进一步提升,同时相应的收支制度和管理工作体系也更加明朗,有效地解决先前所存在的收费不规范的问题。最后,当前新型的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能够对代理收费等各类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从整体上缓解和降低了广大农户的生产和管理压力。不仅如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收费管理制度,还可以使广大农民的管理和生产理念得到进一步的优化,提高收入,节约支出。
2水利灌溉管理的问题
2.1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
传统的经济制度忽略了水利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导致水利管灌溉管理在农村不受重视;水利部门划分多个部门,但是分工不清晰,责任无法追究到个人;一些灌溉区缺少管理系统,经常会有冒水、漏水和渗水的情况,水利工程也由于修理间隔时间长,无法进行正常作业,和相邻的灌溉区域脱节;开沟放水过程中甚至会对水线和渠道造成破坏。这都说明我国水利灌溉管理方面存在不足。
2.2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力度小
我国水资源紧张,农业灌溉需要实施节水方法,从而能够推动农业发展。但在农业灌溉中,虽然人们重视水资源,可农业灌溉节水理念仍旧处在模糊时期,无法被完全接受。这是由于水利部门的推广和宣传节水工作力度小,即使农业与水利部门做了推广工作,但是农民已习惯固有的农业作业方式。当代农业种植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情况,让推广节水农业灌溉受阻,此种条件下开展节水措施,阻碍着农业灌溉实施。农业灌溉技术复杂,投资费用高,农民无法承担,上述现象会让农民出现抵触心理,不愿实施节水措施。
2.3管理体制与政策不完善
根据近期一些农村地区灌溉用水的实施情况,发现以下两个问题。
(1)灌溉地区没有获得运营和管理的自治权,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鼓励用户大量用水,极大地增加了农村水的消耗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节水意识,造成水资源的进一步浪费。
(2)农村水利灌溉管理中,由于缺乏阶段性水价格,造成很多农民主张保护水、节约水,但不能获得当地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从而引起农民对水保护概念的误解。农户在实施节水时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情况,水管理相关部门在推广节水、保水时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3完善建设水利灌溉运行管理的方法
3.1加强管理单位人员素质,全面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可以对监督进行更客观的判断。使用经济方法改善建设人员的质量,改善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确保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
保证节水灌溉项目运行与开发的应用质量,有效增加农业用水户的节水应用知识和概念,使收益的用户能够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建设后的运营管理也需要农民的参与,有必要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以便农民能够接受节水灌溉的模式,由此决定项目的规模。
3.2健全管理机制,按照预期规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改进中,健全管理机制,建设良好的管理环境,能够促使管理人员按照预期规划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在实际管理机制健全完善中,要强化实际监督管理而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但需要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过程的监督,而且需要从水文特征和地区土壤实现科学化的监督,能够切实立足新疆这一特殊性的地区层面上,强化监督。而在实际监督工作进行中要积极贯彻引进高新技术,获得来自政府财政和社会、市场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通过高科技技术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监管,使其能够在实时化数据分析下及时发现实际灌溉存在问题,确保改进处理及时性,提升整体的管理水平。此外,对于新疆地区而言,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一般都比较偏远,为了节省人力,提升管理效率,可通过高科技技术实现在线监测和在线管理,缩短管理的时空距离,提升整体管理的时效性。
3.3建设统筹的管理体系,协调管理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中,建设统一化的管理体系对于协调管理资源,要解决管理难题,提升管理水平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明确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主体,在主题管理部门确定下,明确其他管理部门协调责任,通过明文条例严格规定,各个部门严格按照责任规定实施科学化的处理,出现管理事故及时归责处理,有效解决管理问题。此外,在统筹管理体系中,建设部门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无论是信息化技术的使用还是中间统筹管理机制的建设都必须服务于农田水利灌溉效率提升。
3.4转变观念,节约水资源
农业生产技术快速发展,水利灌溉技术也得到进步,从而提高农业的发展。在当代的水利灌溉中,灌溉面积不断增大,用水资源量也不断增加,因此需要实施节水技术,从而适应农业发展。若实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则要转变观念,重视农水资源。为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则需要社会公民在思想上能够产生节水灌溉理念,可通过电视、网络、报纸、QQ和微信等媒体宣传,特别是在农业灌溉区域要加大宣传,从而让农业灌溉理念深入人心。
3.5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若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灌溉管理工作体系,其前提在于将相应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大力的宣传和普及,从根本上保障和提升水资源的使用率,进而可以有效提升灌溉工程的管理效益,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具体来讲,首先要对农业生产发展阶段的企业予以扶持,采用先进的灌溉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同时,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够养成节约灌溉以及科学灌溉的意识,将水利建设与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体系。最后,深入落实节水手段,使之能够贯彻到所有的地区,政府相关管理单位则应该增加对节水设施的补贴。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工作对我国水利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此高度的重视。水利灌溉工作的效果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必须大力引进和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彻底解决先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我国水利和农业经济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飞.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城镇建设,2019(5):88.
[2]侯红晓.水利工程灌溉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