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项目中的隐蔽工程因会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具有遮盖性特点,又因隐蔽工程不可预见性因素众多,若隐蔽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造成不可逆的重大事故发生。鉴于此,本文基于笔者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应用,就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隐蔽工程;质量控制;验收管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含义
隐蔽工程是指上一道工序会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的工程,如基础工程,基坑开挖、回填及地下工程等等。在工程实际中,受隐蔽工程自身属性的影响,致使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较多,如若检查不严格,一旦在有缺陷情况下完成隐蔽,不仅会对工程质量、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有着直接性影响,而且整改难度较大,必然会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效益,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对施工过程与后期运营造成威胁。
鉴于此,充分认识隐蔽工程重要性,加强施工过程隐蔽验收,对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二、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特点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地下工程(如基础工程)往往是工程质量保障的重中之重,而该类型工程有较强的隐蔽性,容易造成不可逆的事故发生。
因隐蔽工程具有上一道工序会被后一道工序所覆盖的施工特点,表面上无法看到施工项目,同时其质量检测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实践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工程项目的前期、中期、后期等进程,加强隐蔽工程验收工作,严格控制工序流程,禁止不合格工序流入下道环节。对于具备隐蔽条件的施工部位,施工单位应在自检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验收,同时做好验收记录,明确验收地点、时间以及检查内容。
三、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的重要性及管理职责
隐蔽工程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从项目分工以及责任划分的角度来说,施工单位为隐蔽工程的责任主体,监理单位负责监督。
GB/T 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规定:①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应安排监理人员进行巡視和检查,同时针对隐蔽工程,对隐蔽过程和下道工序完工后难以检查的部位应安排旁站;②根据施工单位报送的自检结果和(隐蔽工程)报审表,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后签字确认。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综上,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且于隐蔽前48h书面上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对验收结果形成书面文件。经监理人员现场验收后,合格后应签字确认,不合格时要求限期整改并重新报验。隐蔽验收记录应结论明确,签字完备,对于地基验槽等隐蔽工程,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协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现场验收。
四、?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4.1 ?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1)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未经技术交底不准进行该道工序施工。(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必须仔细全面检查各部位是否达到技术交底中的质量标准,未达到的自行处理,合格后报项目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3)专业技术人员及质检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质量事故控制,严格执行工序交接制度,上道工序有质量问题,下道工序有权拒收。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监督现场立即整改,未达到下道工序施工条件的,必须待遗留问题处理完成后,并经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 ?明确监理报验程序
(1)检验批、分项工程报监理部验收时,参加验收人员必须有:班组长、专业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监理工程师。参加验收人员不按时参加,监理部不予验收。(2)监理部在进行验收前,项目部必须已将遗留问题全部处理到位,监理人员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有未按图纸及规范施工的、局部还有未处理到位的,监理人员现场要求限期整改到位,整改完成后报监理部复查,限期未整改不得自进行下道工序的。(3)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人,实行质量签认程序,在报请监理部验收前,必须经现场自检合格并签字认,再报监理一同现场验收确认。否则,监理部不予验收。
五、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及程序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各工序报验程序,同时针对隐蔽工程还要执行工序验收影像资料留存制度,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强化质量形成全过程闭环可追溯。
(1)制定项目建设隐蔽工程验收的管理办法,完成隐蔽工序的施工、相关验收资料准备和内部自检,组织各方实施验收,对存在问题责令消缺整改。(2)隐蔽工程施工完成后,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以书面形式向监理单位申请报验。(3)在填写隐蔽工程质量检查记录表后,以书面形式提前24h向上报验,邀请各级单位负责人员到场共同验收。(4)做好自检和验收准备工作,确保技术资料(如试验记录)齐全,结合施工图纸、验收规程和相关规范的要求,对照施工记录和自检记录,从施工现场进行实物抽样后检查。(5)只有在验收合格并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一经验收并签字确认后,施工过程不得擅自改动。若经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并且不按要求消缺处理的,不得进行隐蔽,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必须进行整改,质量问题处理完后进行重新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作业。(6)隐蔽工程的开工、检查、验收和过程检查要有完整的检查验收记录,并经过工程师签字认可,相应的隐蔽工程原始记录、签字认可单、影像资料等相关资料由专人负责统一收集整理归档留存。
六、?建设工程项目隐蔽工程影像资料管理
(1)制定项目施工影像资料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管理办法采取拍照、摄像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直观的记录施工现场的真实情况,通过真实、完整、连续的影像资料,反映工程建设的真实过程。(2)施工现场拍摄时需有工程监理部相关人员在场,其中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需有工程监理部专业工程师在场。(3)对关键隐蔽工程施工工艺拍摄照片或视频,拍摄影像资料时,成像照片或视频应能清晰显示现场情况和清晰的识别,资料能反映工程隐蔽工程、重要工序及特殊过程等重点质量控制内容,对工程异常情况及处理过程亦应全面反映。(4)安排专人负责整理影像资料统一管理,采用电子文档保存,按分项工程的划分进行排序和归档,留存备查,以周为时间单位及时汇总、更新档案,电子存档和纸质存档同步进行,组织人员对隐蔽工程影像资料进行定期查验,保证资料及时、齐全、真实。
结束语:
工程建设项目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和执行完善的验收程序是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必要条件,同时明确施工人员的权利与责任,明确的权责制度也是做好隐蔽工程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从做好报验程序入手,制定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执行完善的验收程序,留存规范的影像资料,全面有效的保证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
参考文献:
[1] 戴为民.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M].人们交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