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石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是重点,应积极创新与改进施工技术,迎合工程现代化建设需求。基础施工过程中,外界环境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是重点因素,应对深基坑支护有关要点进行严格控制,如此才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通常来说,深基坑深度不能超出5cm,这样才能保证施工更加安全,减少为环境带来的危害,避免发生坍塌现象。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发展,钢板桩、土钉墙、地下连续墙等深基坑支护形式逐渐出现,其支护效果显著,备受施工人员关注。不同支护施工技术在原理、特征等方面差异较大,所以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面、深入分析,选取最恰当、最有效的支护方案,确保项目顺利竣工。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深基坑;开挖支护;运用
中图分类号:TU75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类大型项目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又因为岩土工程是建设工程行业建设的基本需求,因此大型项目工程的迅猛发展又带动了岩土工程的研究与发展。由于不同类型的岩土工程地基基础、解岩体差异性等问题,研究岩土工程的边坡、基坑、变形、渗水等问题,成为提高改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重要条件。研究岩土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大型建设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规范性应用。
1常见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1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施工技术中的挡土结构是由土体、土钉群和喷射混凝土组成的,在基坑边壁土层上设置密集的土钉,来作为混凝土的依附载体,从而共同形成稳定结构。由于其施工方法简便性和施工原材料成本低廉,此技术具有工程成本低、施工简单、操作方便、对地层环境的适应性较好等优势,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地质情况较好、土层较为干燥、黏土含量较低的地区。但是在土钉墙技术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周边环境的水含量,做好周围的防水、隔水工作,防止土钉的稳定性受到影响。钻机的实际操作也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实时监测钻机的各项运转参数以及运转情况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实时调整钻孔位置误差。在注浆时,要注意注浆仪器的运行参数,并做好补浆工作,防止钻孔内残留气泡影响成桩效果。并且,每段的支护工作完成后都应及时校验边坡的牢固情况,如有异常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2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施工技术
运用混凝土灌注桩进行深基坑支护,也是当前采用的一种常用手段,在施工前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和测量放线布孔工作。根据施工场地确定排水沟与泥浆池的位置,为施工人员提供便捷。在桩机就位时应该严格控制误差,在钻孔中根据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钻机并对其运行性能进行检查,防止在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故障。钻孔中需要对钻进的速度和深度进行控制,完成钻孔后及时进行清孔处理。对钢筋笼进行布设前,应该严格检查钢筋笼的稳固性,防止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在混凝土浇筑时,应该合理控制浇筑速度与时间,防止出现混凝土离析等问题。与其他支护方式相比较而言,混凝土灌注桩支护方式的质量要求较高,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明确施工工艺流程及细则,实现对每一个环节的严格把关。这不仅能够确保施工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实现了施工成本的控制,防止资源浪费的问题出现。在施工中应该对桩机的定位准确性与泵的提升速度进行控制,增强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性,真正发挥该技术的优势。
1.3锚杆支护
锚杆支护是指在深基坑的岩体四周通过植入木件、聚合物件、金属件等不同材料的锚杆柱,再利用水平应力理论与组合功利论加固岩土层稳定性的支护方式。锚杆支护的原理是通过锚杆的作用力产生的力来改变深基坑岩土周围受力状态,从而预防岩土崩塌、剥落问题的出现。
锚杆支护技术具有机械化强度高、施工简单、施工成本低的优势。常用的锚杆有钢筋砂浆锚杆、树脂锚杆、快硬水泥锚杆等。一般锚杆的设置横向距离误差应控制在5厘米之内,纵向距离误差应控制在20厘米之内。
1.4自立式支护技术
自立式支护技术目前应用较多,包括悬臂式排桩支护和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其中,悬臂式排桩支护技术则是利用人工冲、挖孔、钻孔灌注桩,即便是深基坑中没有支撑也能够确保机械挖土与施工的正常进行。针对基坑过深、地质差的深基坑,如果使用这一支护技术则会造成支护桩顶部大幅度位移,进而增加了施工成本。水泥搅拌桩挡墙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没有支撑的情况下保证机械挖土与施工的顺利开展。然而,这一支护方法挡墙面积大,土层中有机质、水量均会影响支护强度。所以,对于自立式支护技术,应运用于深度低于6m、地质条件良好的深基坑中。
2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优化策略
2.1加强支护结构的精准计算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选择一般由深基坑加固需求而定。在深基坑开挖之前,应该对深基坑支护部位的需要的加固力、边坡的圆滑曲线等进行精确核算,确定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部位,从而为选择支护材料和支护结构提供依据。最后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构和核算参数选择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2.2加强教育培训,全面提高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与素养
施工人员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工程施工质量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专业能力高,工程施工质量越有保障。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前期,须高度重视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专业能力的提高。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在接受系统培训之后,全面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及素养,促使其具备足够能力应对深基坑支护工作。除此之外,施工单位除关注施工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还需重点关注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增强。施工人员具备较高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才能更好地将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到深基坑支护工作中,并保证管理工作发挥出既有作用。基于此,施工单位需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半脱产等多种形式的专业化培训,以此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养,进而有效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
2.3设计理念需加强
现阶段,我国在深基坑支护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关的技术要点和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结构特点基本掌握,通过对施工地点多重数据的观测完善,如土壤含水量,内摩擦角,粘聚力等,并及时与现实施工工作相结合,如实际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平整度、顺直度存在的偏差等,更改相关的设计参数,打造更加完善的设计理念,及时发现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完善的解决方案,保证沿途工程的是施工进度不被耽误,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基础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是重要内容,在技术性与专业性上有着极高要求,应深入分析锚杆支护施工技术、土钉墙支护技术及自立式支护技术等,准备分析出不同支护技术施工要点及适用情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有效保障施工安全。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对施工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饶德兵,黄欢.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8(21):290,292.
[2]梁刚.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4(04):150-151.
[3]康楠.岩土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