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建设的难度以及工程量相对较大,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就需要优化管理模式,进而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整体质量水平。现阶段,我国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依然存在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意识低下、质量目标不明确以及施工现场管理质量不佳等问题,因而本文将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优化对策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材料管理;质量
1 前言
市政工程是影响民生的重要基础保障,其施工质量水平将对城市的正常运行造成直接影响。由于市政工程建设的周期较长,因而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更加注重监督全过程性,对其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进行及时地优化管理,进而为推动城市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2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
2.1 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市政工程是推动城市发展重要基础设施,其实际质量水平将对社会的发展以及运行造成直接影响,因而提升市政工程的质量水平实际上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唯有使得施工建设的质量水平合乎标准,才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2.2 改善大众生活习惯
在现代物质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由此将需要质量更加优良的市政工程作为基础。在实际的市政工程施工中,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将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稳定的娱乐场所,进而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
2.3 增强城市之间的经济交流
通过市政工程的建设能够将不同城市连接起来,进而拉动不同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对外界的吸引力。同时,城市之间的有效连接也将使得城市间的经济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通过建设高质量的市政工程将体现城市的发展潜力,由此更好地提高外来人员对城市好感度,进而推动城市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
3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缺少施工质量控制意识
由于市政工程是一项施工周期长、投入成本大的工程,所以当其中某一环节出现了失误,就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工程出现连锁反应,从而导致问题频繁产生,这便会延误工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约束,还会导致工程无序的进行,这就极有可能会由于管理混乱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2 投资方的复杂性
由于市政工程的投资方主要由政府和企业构成,因而在实际的利益关系上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同时在前期投资规划工作管理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市政工程后期的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在获取上将存在一定的难度,其次,则是在前期的招投标工作中没有签订相关的施工合同,由此将导致市政工程难以受到质量监管审核,在此类复杂的情况下,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将由于缺乏合同条文的制约而难以开展施工建设工作。市政工程许可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市政工程许可流程图
3.3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现阶段,在实际的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管理人员意识不强、现场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安全管理不力等现象,使得管理和施工建设环节相分离,难以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整体水平。其次,建设企业为了降低培训成本,而忽略管理培训的重要性,由此将导致管理人员的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在管理的协调性以及稳定性上也将受到影响,致使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难以得到保障。
4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4.1 加强施工管理意识
为了更好地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水平,就需要管理者不断地优化管理意识,结合现代先进的观念和技术进行优化管理,通过经验的积累、总结以及分享探讨,使得现象施工管理的实际效益水平得以提升。其次,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现场的材料以及设备具有一定的繁杂性,使得工程建设中的安全风险不断提升,所以在加强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可通过安排监督人员对工程现场随时随机进行抽查抽测,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差异化管理监督,以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再者,在施工环节中,为了实现对市政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就需要对其中的细节工程进行把控,例如在施工材料的运用上,就需要强化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通过实践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以此更大程度上降低市政工程建设的失误率,进而实现对工程质量的合理控制。市政工程结构复杂性如图2所示:

图2 市政工程设计图纸
4.2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目标的制定,同时还需要基于国家的相关建设法律规定进行质量目标的制定,由此在建设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建筑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为了更好地对市政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控制,项目审核人需要与政府部门人员建立完善的沟通交流渠道,基于国家质量标准进行施工要素的评估,由此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控制环节之间的协调性,由此在后期施工建设中能够按照约定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进行,进而实现质量的最优化。质量管理小组在企业主管的领导下分阶段对建设目标进行拟定和修改,同时通过会议的形式对其中的目标进行商讨,由此提高目标制定的合理性。在制定了一个大目标之后,还需要基于相关的规定将其分解到施工管理中,由此形成一个具体的小目标,建立一个较为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而提供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4.3 强调人的管理
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需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增强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与解决突发问题的操作能力,由此使其能够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突发质量问题,并能针对问题制定正确的解决措施,避免事故扩大或二次事故,消除给工程质量带来的影响。企业可通过专门制定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与考核,逐步增强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技术水平。并强化安全技术实践操练的强度,安排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进行现场操作施工示范,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总结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相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而言具有更加复杂的建设流程以及更大的工程量,因而就需要施工管理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城市进行综合规划,由此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水平,为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林华.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探讨分析[J]. 质量探索,2017,13(01):30-31.
[2]严亮亮.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及对策[J]. 门窗,2018(12):356+359.
[3]郭大鹏.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其应对策略[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