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安全建设,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达到安全性要求,在管理工作中应用了安全预警管理模式,主要是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隐患通过实时发布的方式,对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警示,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发布的隐患实施超前管控,进而保证每个建设环节都达到安全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预警管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在建筑行业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只对企业的经济收益与企业形象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形成重大威胁。因此,在实际施工时需要通过新型的安全管理方法保证安全建设。经过不断的研究与实际应用后,安全预警管理方法可以大幅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主要是能够在施工之前挖掘出重大安全隐患,根据罗列的内容提前制定出合理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而达到大幅度提升安全性的目的。
1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
1.1 施工人员的影响因素
纵观各施工队伍中的施工人员可知,大多数是来自于农村的农民工,主要是因为施工人员在城镇中较难聘请,较多城镇人员不愿从事建筑施工工作。通过调查农民工可知,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都普遍较低,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根据以往从事的经验开展施工,或者是在施工前经过施工企业简单化的培训,导致施工过程缺乏规范性的施工过程,进而提高了安全事故发生率。
1.2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影响因素
施工企业承接工程项目的目的是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为了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施工企业会在材料环节采取降低投入成本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采购环节中会向供应商收取相应的回扣,导致未达到质检标准的材料应用于建设中,进而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且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在材料购入后未对材料进行合理化储存,产生材料性能降低的问题。在设备方面,施工企业未创建完善的设备使用制度与维护制度,造成设备操作未严格依照规范实施,并且未进行良好的维修与养护工作,造成设备产生故障而引发安全事故。
1.3 自然环境的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处于室外建设中,如果处于恶劣天气的环境中,并且在施工企业赶工期的建设状态下会引发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冰雹、暴雨等天气情况下,工程结构会表现出潮湿的现象,若施工企业要加赶工期强行施工,会因为工程结构湿滑度较高而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2 预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 1 预警管理在施工人员监测中的应用
在管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性监控,主要是创建智能监控系统,应用实名制门禁系统与高清摄像头监测施工区域的施工人员行为,系统会根据提前设置的内容判别出施工人员行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果施工人员存在危险性行为时,系统会自动进行报警,会利用广播的方式提示管理人员,通过管理人员及时管控施工人员施工行为,进而保证建设过程严格依照标准操作,达到保证安全建设的要求。另外,施工企业应创建管理能力及专业能力较强的管理团队,并通过加强培训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对安全预警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要培养管理人员具备信息化技术操作能力,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2.2 预警管理在设备与材料监测中的应用
施工设备的性能决定着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应做好日常检修与维护工作保证设备性能。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性,需要实施定期更新设备的措施。另外,设备在长期使用的状态下会存在一定故障问题,应采取日常维护与定期维修的方式。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各种设备进行备案,并制定出设备养护与维修方案,要求维修人员将每日与定期维修的过程在计算机内准确记录。管理人员在掌握维护与维修方案后,只需通过调取设备养护与维修记录即可了解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下,如果发现维修人员未按照方案实施,可及时指令维修人员进行养护与维修,进而达到保障设备正常运转的目的。在材料购入时,可将材料信息录入至工程项目建设档案中,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档案内容管控采购、材料存储、现场应用三个环节,在三个环节保证应用的材料与档案内容相一致后,才能应用于施工中达到保证材料质量的目标。
2.3 预警管理在施工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安全事故,在施工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后,可利用自然灾害智能监测系统对施工现场的自然因素进行监测,包括地质条件、自然天气情况、环境变化情况等。监测系统可实现动态化监测效果,还会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安全性评价,如果存在自然灾害危险因素或者是处于恶劣天气中,监测系统会向管理人员进行预警,提醒管理人员根据系统揭示的风险信息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而做好灾害防范工作保证安全施工,比如采取建设围档装置的措施、开放排水沟渠的措施等,通过有效的防范方式达到降低灾害影响程度的目的。
2.4?预警管理在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后,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预警分析工作,能够帮助施工人员认知建设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且可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安全意识。在应用预警管理模式时可以与BIM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应用BIM技术根据工程实际创建出三维立体模型,通过仿真模拟工程实际,能够将工程全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展现,并且还可以达到动态化监测的过程,通过三维模型展示而出的信息能够确定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还可预估出引发安全事故的程度,然后根据掌握的数据信息制定出有效的风险处理方案,创建出风险预警机制达到提前处理安全风险的效果。在安全管理中应用预警管理的方式识别安全风险,一般采取的识别方法有起居室打分法、情境分析法、核对表法。其中,专家打分法依靠的是专家具有的预警管理经验实现风险识别,对风险等级进行确定后制定出应急预案。在分析安全风险时,需要对风险的来源准确确定,只有在准确确定风险源后,才能保证制定的策略达到有效性。另外,预警管理还应运用于风险永久排除的工作中,通过挖掘出安全风险后实施有效措施达到永久性排除的目的,达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应用预警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挖掘出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并根据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达到保证安全施工的目的。在预警管理模式中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具有的信息数据快速传递的优势,可以及时发现危险源并快速向管理人员报警,进而快速管控保证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燕燕.浅谈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有效应用[J].四川水泥,2020,(7):119-120.
[2]朱安永.通信传输网络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8):114.
[3]祁东宝.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J].福建质量管理,2020,(1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