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实现新突破,在此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提升,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随即逐渐严苛。其中对房屋质量造成不良因素的渗漏问题愈演愈烈,甚至危害到了居民正常居住的合法权益,所以施工单位应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渗施工技术的工艺性能。但由于渗漏情况是受施工原材料、施工技术选择、施工工艺水准等诸多内容直接或无形的促成,因此若想彻底杜绝渗漏现象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难度与复杂性。然而只要究其根本对症下药,可以预计,渗漏问题总有一天会被完全消除。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讨
房屋作为大众日常生活生产、工作活动的重要功能性建筑物,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质量优劣等对大众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即使我国房屋建筑业在国际层面获得了一些喜人的成果,不过也要重视工程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产生的一些“小毛病”,防止自身发展受限。基于此,建筑企业应将其成因作为解决弊端的着眼点,联合相关专业机构深度探究、剖析其发生原因以及切实可行对应修复举措,并在今后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着重强调技术规范等。积极提升品牌国民度,促进自身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迅速增长。
1 房屋建筑渗漏的客观原因
1.1 施工设计方案欠缺完善
纵观我国目前房屋建筑渗漏情况不难发现,其出现渗漏的本质原因之一就是建筑企业在正式施工前制定施工计划方案时缺乏严谨性。具体体现为:建设项目立项初期房屋建筑企业、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人员忽略了考察施工现场的重要性,没有开展施工场地的实地前期调研活动,同时也未结合当地常规的气温天气、地质结构、土壤强度等因素就盲目的设定了项目施工规划,导致在实际施工时防渗设计不具备针对性,造成渗漏问题久治不愈。二则少数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或是缺少防渗工作经验以及理论与实践未有机结合等,就容易在策划防渗部署时出现不经意间的疏忽,为防渗漏的施工成效带来不利的潜在祸患。另外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施工流程与正常的施工环节不一致等,均无法匹配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渗质量的标准[1]。
1.2 施工材料选择欠缺准确
施工单位对房屋建筑防水等级、要求认知片面,将房屋建筑与地下工程防水、构筑物等设施的防水条件混淆等原因使得采购施工建材时理解有误,一旦将购买到施工现场内的不正确原材料应用到施工中就会造成房屋建筑所能发挥出的防水作用大大降低。例如空心砖或灰砂砖这类承重力一般的材料,施工人员将其应用到房屋墙体的施工中,因其原料自身就带有相应比例含量的水分,再加上钢筋混凝土随温度进行的自发热胀冷缩作用特质,渗漏几率必然会增加。同时钢筋钢材与混凝土是屋面施工的根本,若钢筋钢材的规格不达标准或混凝土配比不精确、质量存在问题等皆会致使房屋建筑出现裂缝现象,经常年累月的雨水冲刷难免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为住户带来了漏水等困扰,严重还会破坏房屋建筑的整体结构,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施工工艺
保证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施工效果,对建筑场地的调研工作必不可少。一方面各方应积极推动调研环节与技术交底的顺利完成,并在实际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参与专业性较强的施工技术培训与施工规范要点考核,将施工人员的工艺操作作为房屋建筑施工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施工单位将不合理的施工建材更换为优质的防水原材料也是确保防渗功效的有效途径。
2.1 屋面防渗
当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完工时,因静置一段时以此提升其结构强度与整体性,随后才可以做房屋建筑的基层处理。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完全清除起皮、鼓包、凹凸等局部位置问题,确保结基层的平整度偏差值不超过5mm;找平工作在扫浆环节后,兼顾考虑防水层可达到的变形程度设立分格缝,并以小于6000mm间距的施工标准整齐设置。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物的建设,施工人员应将分隔缝安置在基层面板对边支撑的偏缝内;而保护防水层的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应重点关注,因其是为了最大限度延长防水层的耐久性以及规避防水层丧失防水功效而针对性创设的。所以在这部分处理中施工人员应选用连续浇捣法对混凝土实施浇筑,并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浇筑工作与振捣处理同时进行、同时停止。特别是结构边角的均匀振捣,避免漏浆、漏筋、麻面等质量问题形成。保护层混凝土的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应使用滚筒对其开展两遍滚压工作并做抹平、浇水、覆盖养护;在后续防水层的施工,施工人员需把控保温层的最高水含量,预防大量水分储存在保温层内部继而引发保温层的起鼓变形、结构开裂等不良现象;对于分仓缝的设置施工人员需根据建筑物的轴向方向确定,将其宽度保持在大约50mm,贯通于纵横两项形成具备通气能力的四方网格;防水卷材铺贴的技术方法需要依托建筑的结构、类别、成本与防水位置等,如今房屋建筑业常使用的工艺为空铺法与满贴法两种。满贴法的优势在于施工人员只需对卷材的粘贴应用基层粘结剂即可,操作简便、应用范围较为广阔,对防水卷材的制作材料没有特殊要求等[2]。
2.2 外墙防渗
经渗漏问题的研究显示,凡砂浆饱满度可达到或超出80%的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渗漏的概率只在5-8%范围之内。所以施工单位应精确捕捉到这一防渗对策,将砖砌体结构的整体砌筑与抹平竖向、水平灰缝使用的砂浆饱满度调配到80%以上,对灰缝采用挤浆法,减少瞎缝与干缝。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砌筑砖缝的砂浆饱满度,施工人员可以通过加浆勾缝的施工技术,从而提升房屋建筑的防渗能力。
2.3 卫生间、厨房防渗
施工人员在房屋建筑的主体施工过程中,需保持厨卫间的大体整洁,不可放置施工材料、辅助器具等。秉持厨卫防水施工前对其开展试水的施工原则,在建设房屋内整体结构时,应保证客厅地面的高程超出厨卫间50mm,坡度规定根据相应的国家标准,对地漏口的施工低于邻近地面8mm左右;将适量、适宜的防水粉加入到灰浆中充分搅拌均匀铺设在厨卫墙体下1.6m处,随后精心进行防水涂膜的施工;而烟道与管道穿楼板的防水封堵工作可在施工时选择在混凝土拌和环节中加入膨胀剂的方法,详细流程为施工人员先将二者周边做凿毛处理,冲洗干净后使用模板支撑并应用细石混凝土对其封合[3]。
3 结语
综上所述,受我国经济增速新成绩的推动下,房屋建筑行业整体得到了较为辽阔的发展空间,可在此时建筑物的渗漏情况却被披露在大众眼前,成为了大众在选购房屋时对质量安全等方面首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房屋建筑企业应与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共同商讨可采用的行之有效的防渗施工技术,并兼顾施工现场诸多因素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防渗工艺机制。在确保建筑物与预定施工方案高度契合的同时,应围绕其美观与功能的充分体现开展施工,并采取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防渗施工技术,真实的增加房屋建筑的使用年限。在施工过程中强化建筑物普遍渗透部位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控,规避渗漏隐患的形成,最大程度的保障入住群众的居住环境与服务,从而促进房屋建筑得到快速健康可持续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超群,张汉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20,6(07):206-207.
[2]李家亮.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3):63-64.
[3]严团红.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