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与评价研究,不仅关系到项目的顺利实施,经济建设的发展,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我国建设行业与国际接轨,和谐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本文基于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作用,从建设工程项目外在风险和内在风险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分析与评价
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作用
风险指的是一种带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事件或条件,如果该条件成立或者事件发生,必然影响目标实现。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常见风险表现为工期不能按时完成、预算超支、人员流动、自然灾害影响、安全事故发生等。因此,依据风险管理流程(图1)加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是必要的。
图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示意图
(1)有利于加强建设施工质量风险管理与控制
建设施工面临各种风险,包括安全事故、质量事故、市场材料价格变化、部分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等,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施工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工期延误等。为避免这些风险给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加强风险评价与分析,严格落实质量风险管理制度,防范质量风险发生,让建设工程项目取得更好效果。
(2)有利于避免出现不必要损失,提高建设工程项目效益
施工质量风险发生,不仅延误工期,还会导致质量事故出现,降低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为改进这些不足,有必要在正式开展施工前,对建设面临的质量风险进行评估,采取防范措施,并提升质量风险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防范质量风险发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
2.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的流程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过程就是将风险因素整理归纳出来,将风险理论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筛选出对项目产生严重危害的风险因素。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包括:检查表法、德尔菲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2.2 风险分析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需进行风险分析。常见风险分析方法有定性风险分析方法和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定性风险分析方法的主要目标是确定风险来源,判定风险严重程度,让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风险有基本了解。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建立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各风险源的风险量化指标及发生概率,并进行合成和研究,得出风险量化值。
2.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也是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对潜在的风险进行辨识和分析,为接下来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提供参考。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两个环节,这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必须高度重视,认真评价建设施工潜在的风险。
2.4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包括四种基本形式:风险自留、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回避。风险自留指在风险转移不经济的前提下,自行承担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风险降低指通过合同安排如合理确定工程间接取费、质量监控或对程标的提供保护措施等与工程有关各方分担风险。风险转移指通过某种形式将难以降低的风险转移给另一方承担,最普遍的风险转移方式就是保险。风险回避就是通过终止合同或免责条款等方式拒绝承担风险。
3.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方案
(1)建设项目外在风险
风险识别中的外在风险因素是风险识别的客观方面,项目施工方一般无法对此类风险因素进行控制,因此识别好此类风险因素十分关键。在识别因素之后要利用有利因素,尽量规避不利风险,控制好不能规避的风险因素。外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政策风险、经济风险、自然与环境风险等。
(2)建设项目内在风险
风险识别中的外在风险因素是风险识别的主要方面,是施工方本身在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一般施工方通过制度创新与激励等方式,能够控制大部分的风险因素。内在风险因素一般包括设计风险、施工风险、管理风险与合同风险。
综合以上分析,建设工程项目风险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表
风险分类 风险因素
政策风险 法律和政策不健全、内容变动等
经济风险 通货膨胀、产品市场动荡、物价上涨、汇率和利率浮动、相关财务风险等
设计风险 设计错误、遗漏、变更、不具有先进性等
施工风险 施工工期延误、材料和设备选择不当、质量不达标、技术工艺水平低下或流程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当、施工环境恶劣等
管理风险 决策失误、操作规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各利益相关者的协调不好、从业人员水平低或失职等
合同风险 合约签订及履行能力的风险、索赔及合同纠纷等
自然与环境风险 地震、火灾、暴雨雪、恶劣的天气变化、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等
4.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的应对措施
为有效应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应立足于建设工程实际,综合采取风险自留、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回避等措施,从而避免质量风险事件,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损失,使建设工程项目取得更好的效果。
(1)政策风险应对措施
首先考虑国家政策,如果国家政策是有利的,那么可以充分利用政策,如果政策是不利的,那么就要想办法利用其它的躲避方法,积极的适应国家的政策,减少损失的严重程度和波及范围。
(2)经济风险应对措施
经济风险中市场风险对整个建设项目中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因此,可采取措施进行规避,可以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辨识度,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及时反馈市场问题,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也可以达到预警作用。
(3)自然与环境风险应对措施
自然与环境风险是不可抗力的风险,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项目的建设,并通过项目的建设,提高的整体形象和行业地位,做好准备应对风险。同时,应适应周边环境,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周围环境的前提下施工,并且利用先进的技术,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污染等降低到最低程度。
(4)设计风险应对措施
第一,在设计合同中分清责任,分析设计缺陷会带来的风险;
第二,对员工的培训,增加员工的专业化,当出现风险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沟通,并且及时的处理问题,减少损失。
(5)施工风险应对措施
如果设计已经出现了不能规避的风险,需要将风险分散给其他合作人,降低风险影响,减小后果,对于施工过程严格把关。
第一,制定责任分担计划,确保责任层层到位。
第二,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也是需要严格把关的,可以通过风险转移来转移原材料方面的风险。设备损坏是不容易防备的,所以可以利用保险公司来转移风险。
(6)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第一,在项目前期建立高水平的管理系统,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漏洞,减少风险发生几率。
第二,必须要注重内部的管理,部门之间要和谐工作,及时沟通,积极的反馈问题。如果出现比较重大的技术或者工程设计变更等问题应组织管理人员召开协商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并且建立良好的内部系统,避免出现信息不流通的问题。
(7)合同风险应对措施
合同是保护自己的法律依据,在完成合同的时候,要保护好自己权益,考虑到各种会出现的问题,充分利用合同,不可独自承担所有的风险。同时需要做好工程保险措施以及控制工程变更,合理处理索赔。
结语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对建设工程项目风险分析与评价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探讨,以期能为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将风险分析与评价的策略分析与建设工程项目的目标实现相结合,使项目管理更科学、更完善,从而改善建筑工程目前的风险管理落后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致胜. 浅谈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 中国高新区, 2018(1):191-192.
[2]陈勇.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类型及风险管理对策[J]. 居舍, 2019(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