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的心电图ST-T异常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雷香梅
[导读]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的心电图ST-T异常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的心电图ST-T异常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以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80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均实施心电图诊断可见ST-T异常,分析其异常情况与产生原因。结果8000例患者中,ST-T异常共589例,占比7.4%;ST段异常为356例,占比4.4%;T波异常为743例,占比9.3%。结论中青年人群实施心电图诊断显示ST-T异常时,需结合其它检查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进而评估是否为缺血性改变。
关键词: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心电图ST-T异常
前言
        在健康查体中,心电图检查是心律失常的常规检查方法。然而,因很多医护人员未能够熟悉应用心电图标准化诊断术语、诊断标准,中青年人群在诊断过程中因生理变化引起心电图非特异性ST-T异常(ST-T异常),被诊断为心肌炎、心肌缺血,造成过度医疗,给该人群带来生理与心理负担[1]。为了有效避免以上现象,应当准确分析健康体检中心中青年人群心电图ST-T异常情况产生因素。本文将以8000例体检者为对象,探究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的心电图ST-T异常在健康管理中的应用,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800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所有体检者中,男性共3481例,女性共4519例;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是46岁,年龄平均值是(34.93±5.29)岁。
1.2 方法
        所有试验者均实施心电图诊断,指导体检者保持平卧位体位,叮嘱受检者保持安静,放松全身肌肉,各导联电极需准确放置,观察心电图的视频,采用深圳理邦工作站记录。依照“AHA/ACC/HRS2009心电图标准化与解析建议应用”、《心电图标准化和解析的建议与临床应用》,解读心电图ST-T,并分析评估。由专业的心电图医师测量ST段,PR段为等电位线,连续测量三个心动周期ST段水平,计算平均值,随后实施人工分析、自动分析,以及计算机统计处理。
1.3 观察指标
        所有体检者均实施心电图诊断可见ST-T异常,分析其异常情况与产生原因。
2 结果
2.1 所有试验者诊断情况分析
        8000例患者中,ST-T异常共589例,占比7.4%;ST段异常为356例,占比4.4%;T波异常为743例,占比9.3%。如表1所示。
        表1:所有试验者诊断情况分析(n/%)





3 讨论
        ST段是QRS波终点至T波开始,是心室复极,心室复极的早期。电生理活动是动作电位2位相,是细胞膜钙离子的内流过程,被视为缓慢复极期。心室复极波是T波,是动作电位3位相,细胞内钾离子外流引起膜建委,属于快速复极期。由此可见,在心脏正常运转的维持过程中,ST-T电生理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健康体检中青年人群心电图ST-T异常常见,很多医务人员将此视为心肌缺血,但引起心电图异常的因素较多,不可仅仅依照心电图结果诊断心肌缺血。
        中青年人群心电图ST-T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如生理因素、社会因素、器质性疾病的因素等。详细如下:1)生理因素:产生机制与病理变化不同,因生理情况引起。中青年中ST-T异常较为常见,引起因素包括心脏神经官能症、运动员心脏综合征、二点半综合征、餐后T波改变、持续幼年性T波、心尖现象或孤立性T波倒置、β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等。因此,中青年ST-T段异常不可随意诊断成心肌缺血[2]。2)社会因素。中青年人群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表现为精神紧张,出现心理失衡,进而出现负性影响;中青年人群多伴随饮食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引起高血压、高血黏度、高血糖、高血脂、超体质量等疾病;中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不健康,健身运动缺乏,环境污染,三餐不规律,以及熬夜、酗酒、吸烟、长时间操作电脑等,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心理症状包括冷漠、恐惧、焦虑、烦躁、记忆力下降、冷漠、忧郁、悲观失望、反应迟钝、注意力分散等;临床症状表现为易感冒、心悸、头晕、失眠、多梦、性功能减退、月经不调、多梦、乏力、困倦、疲劳等[3]。3)器质性疾病的因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指由于心肌本身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改变。继发性指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级异常所引起的改变。主要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
        本次研究结果可见,8000例患者中,ST-T异常共682例,占比22.73%;ST段异常为1048例,占比34.94%;T波异常为1270例,占比42.33%。
        综上所述:中青年人群实施心电图诊断显示ST-T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检查与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进而评估是否为缺血性改变。
参考文献:
        [1]刘世宝,吕颖光.3096例中青年人心电图ST-T异常在健康管理中的解析与价值[J].中国疗养医学,2013,(10):904-905.
        [2]陆媛,袁菊萍.探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变异性时域、频域及ST-T段异常情况[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0):118-120.
        [3]石春艳,金凌波.健康人群体检中异常心电图的相关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1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