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调查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现况。【方法】采用糖尿病访视中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采用自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胰岛素能力问卷调查。【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知识欠缺,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社区医院应多方位加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规范教育,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有效性。
关键词:社区 糖尿病 胰岛素注射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増长趋势。中国人的糖尿病的发病率2007年WHO评估成人患病率为9.7%,最新流行病学数据2015-2017年中国大陆18岁以上成人患病率达到了11.2%[1],临床上应用胰岛素注射的病人也在逐渐增加。如果患者没有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严重后果。通过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能力调查,,以期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注射知识的需求,,从而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2,3]。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9年1月至2019年4月在本社区,采用糖尿病访视中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100例,
1.2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采用专家指导、自行设计而成。内容涉及患者文化程度、胰岛素注射年限、胰岛素注射的认识、获取注射知识的来源、混合胰岛素注射前是否摇匀、注射前是否排气、捏起皮肤是否规范、注射部位的选择准确性、进针的角度、注射拔针前皮下停留时间、针尖更换频率、胰岛素储存方法、低血糖预防处置知晓度等[4]。
2.结果
2.1一般情况:100例患者年龄最小27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65.82岁,男性54例、女性46例;文化程度:文盲20例、小学46例、初中31、高中以上3例;注射时间最短3月、最长12年、平均5.89年;注射工具选择:胰岛素笔。
2.2注射情况调查结果:
2.2.1胰岛素注射认识误区:会成瘾26%、疾病重31%、注射疼痛37%、费用大10%。
2.2.2胰岛素储存:25?C以下常温12%、冰箱储存复温后注射16%、冰箱储存不复温后注射72%。
2.2.3针尖更换频率:每天更换7%、3天更换39%、1周更换36%、1月更换13%、2个月以上更换5%。
2.2.4针尖处置:生活垃圾丢弃94%、医疗废弃物回收6%
2.2.5知识来源:社区医生75%、专科护士12%、病友11%、教育活动2%。
2.2.6注射前排气情况:注射前排气35%、注射前不排气65%。
2.2.7注射部位选择准确性:部位选择准确轮换规范17%、部位选择准确轮换不规范10%、部位选择准确不轮换17%、部位选择不准确轮换不规范56%。
2.2.8注射部位评估:硬结36%、萎缩37%、出血27%
2.2.9注射部位捏皮:56%捏皮方法准确、27%捏皮方法不准确、17%不捏皮
2.2.10注射拔针前皮下停留时间:不停留23%、0-5秒28%、5-9秒40%、10秒及以上9%。
2.2.11血糖控制水平:理想21%、一般39%、差40%。
2.2.12低血糖预防处置知晓度:知晓掌握处置方法40%、部分知晓掌握处置方法56%、不知晓4%。
3.讨论
3.1社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情况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发现社区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在注射技能方面知识严重缺乏导致患者注射部位并发症严重、胰岛素吸收有效性减低故血糖控制不佳,本次调查中血糖控制理想仅占21%加之患者对胰岛素注射存在认识误区故使患者对主动获得胰岛素规范技能意愿不强。
3.2社区糖尿病教育对注射技能的培训缺乏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患者在胰岛素储存、注射部位选择、拔针前停留、胰岛素注射并发症预防等知识方面存在严重缺乏,这与社区医护人员对胰岛素知识掌握不全面、远郊社区患者文化程度低、社区专科水平低、胰岛素注射技能培训辐射面不广患者参与性不强从而导致患者注射知识严重不足。调查还显示,使用后的注射针尖按医疗废物处置的仅占6%,有94%患者把胰岛素注射针尖混入生活垃圾丢弃,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引起针刺伤风险。
3.3一次性针尖重复使用现象严重
胰岛素注射针尖是一次性的,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尖相当严重,有超过2个月不换的患者,究其原因,患者对重复使用后果不知晓68%、经济花费太多32%,重复使用注射针尖会造成注射疼痛、针尖堵塞、针尖折断等严重后果,还会导致皮下组织增生和硬结形成,出现胰岛素吸收不稳定,无法有效控制血糖的后果。
3.4患者对使用胰岛素后不良反应知晓度和处置方法掌握度缺乏
本次调查显示患者有60%的患者对低血糖症状和处置方法知晓不全面,大部患者只知道出虚汗是低血糖,疏忽低血糖症状多样性,而且低血糖与注射后未及时进食、过度运动和饮酒等多种原因有关,如处置不当会引起严重后果。患者未养成良好习惯防止低血糖方法,只知道在室内环境有食材可以处置低血糖,疏忽外出预防处置食材预备。
4对策
4.1糖尿病教育必须从改变患者观念着手
4.2社区医护提高糖尿病专科知识水平
4.3建立社区糖尿病教育服务网络,多渠道、多频次开展教育活动
4.4建立完善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4.5开展社区胰岛素注射患者面对面专场培训
4.6对胰岛素注射患者进行注射能力评价调查全覆盖
5、小结
应加大对糖尿病患者教育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教育活动,提高患者对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改变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掌握规范的胰岛素注射方法,避免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不佳而出现的血糖控制不佳,同时也避免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增生、萎缩、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从而也减少因胰岛素注射认识不足而引起的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处置能力缺乏,为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更有效的控制血糖创造良好的条件。做好胰岛素注射针尖废弃收集宣教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提供硬质带盖瓶上面贴好医疗废弃物标识和温馨提示,医疗机构设立收集窗口统一处理。
参考文献
[1]滕卫平、单忠艳.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英国医学杂志,2020,4(28)
[2]马旭梅,朱清英,吕丽敏.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认知程度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90-592.
[3]范恩芳,马英,贾芸.我国胰岛素注射教育现状,护理研究,2017,031(27):3362-3363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2016版)
作者简介:范胜琴 籍贯:上海崇明 民族:汉 出生年月:1970.08 学历: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护理 职务或职称:副主任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