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和医患矛盾的预防。方法以100例急诊创伤外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50例实施常规护理,视为参照组,50例实施预防性护理,视为研究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医患矛盾是1例(2.00%),参照组是6例(1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创伤外科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预防医患矛盾,促进疾病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急诊创伤外科;工作特点;
前言
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快速救治与护理。急诊创伤外科是收治急诊创伤患者的场所,工作量大且繁多,而该类患者多伴随应激心理反应,极易引起医患矛盾[1]。研究指出,急诊创伤外科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医患矛盾发生率。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开展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0例急诊急诊创伤外科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50例为参照组,50例为研究组。参照组,男:女=28:22;年龄是29-54岁,平均是(40.94±4.14)岁。研究组,男:女=27:23;年龄是28-53岁,平均是(40.78±4.29)岁。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可见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为常规护理: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多项指标,做好术前准备,并指导术中体位、用药等。
研究组为预防性护理:
1)尊重患者,护理人员需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不可似听非听,且患者谈话不能随意中断,使得患者感受到亲切,并有安慰感。若患者谈论的话题很远,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继续回到病情有关题目中。2)保持同情心。护理人员在面对患者时,应当保持同情心,并将其作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的基础,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以患者角度感受与理解,并将患者的顾虑有效解除,与患者主动交谈,促使患者心理负担有效减轻。3)采用开放式谈话。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谈过程中,为了谈话能够顺利进行,需采用开放式谈话,避免使用问话方式,可将僵局有效打破。3)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应当保持期待目标,重视对方的面部,在治疗过程中,应当专注于个人操作,给予患者安全感与信任感。4)疾病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舒适卧位体位,行肌肉收缩锻炼,由双手开始训练,吸气握拳,吐气放松,使患者感受到前臂、手掌与手指紧张状态,紧张感缓解;随后放松头部、胸腹、肢体,调畅气息。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食物为主。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式,并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用药。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两组患者医患矛盾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医患矛盾是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医患纠纷比较
研究组医患矛盾是1例(2.00%),参照组是6(1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医患纠纷比较(n/%)
3 讨论
创伤患者病情多样、起病很急,且伴随剧烈情绪体验、心理变化,对治疗十分不利,是引发医患纠纷潜在原因;医学是科学,实践时可能存在无法避免的不足,不被患者理解与认识,且有关制度无法十全十美,可造成医疗客观局限、心理认知的冲突,极易引起医患纠纷[2]。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急诊创伤外科的医患矛盾,应当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医患沟通逐渐发展成为患者与护士之间的桥梁,同时,医患沟通也被视为医学进步新课题之一,只有做好医患沟通,才有助于将患者与医师、护士之间的距离拉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3]。医护人员需不断学习护患沟通有关理论知识,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如人际沟通、护患沟通、护患关系等,促进自身的工作能力提高[4]。另外,建立健全急诊创伤外科工作管理制度,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服务[5]。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医患矛盾是1例(2.00%),参照组是6(12.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急诊创伤外科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有助于预防医患矛盾,促进疾病治疗,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志坚,亚俊,白丽萍, 等.急诊创伤外科工作特点和医患矛盾的预防[J].医学与哲学,2016,37(14):76-78.
[2]文虹杰,朱守艳,李灿章, 等.骨科治疗中七大矛盾问题的解决思路[J].医学与哲学,2019,40(14):21-25.
[3]杨旦红,胡红.上海市某社区医疗机构投诉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11-13.
[4]王晶,李欣慧,刘东国, 等.临床试验中医患矛盾的预防和避免[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9,32(9):1113-1116.
[5]陈熙,张琼.缓解医患矛盾的传统路径分析与社会工作介入[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