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探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中医养生保健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养生保健;慢性病;应用效果
中医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而中医养生保健就属于中医的范围,是对医学历史发展的总结[1]。慢性病发病的原因相对复杂,病程较长,有的慢性病甚至会伴随终生。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在睡眠和饮食上形成了不良习惯,导致慢性病发病率增高,影响健康。中医养生保健讲究的是身体的平衡,可以有效的预防慢性病的发生,缓解慢性病的发展进程,减轻痛苦[2]。我院应用中医养生保健防治慢性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1.4±3.8)岁,疾病种类糖尿病5例,高血压7例,冠心病4例。对照组共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年龄(52.5±3.4)岁,疾病种类糖尿病6例,高血压8例,冠心病2例。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应用常规的基础治疗。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选择对症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指导饮食和运动。
1.2.2研究组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治疗。其中包含中医的食疗养生,中医的运动养生,中医的情志养生以及中医的技术保健。
1.3观察指标
1.3.1采用GQL-74综合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包含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躯体功能。每小项均是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2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对应疾病的症状消失,精神良好。有效:对应症状有所缓解,精神良好。无效:对应症状没有消失或有加重迹象,精神状态不佳。有效率=显效+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0.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 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病通常由多种原因引发,老年人居多,损害患者的内脏器官,治疗费用较贵,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生活质量[3]。慢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统称为慢性病,其中包含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以及慢性的阻塞性肺疾病等代表性的非传染性的疾病。相关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慢性病的防治中,中医养生保健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当下,应用于临床中的中医养生保健主要包含以下几种:(1)中医的食疗养生,指导患者饮食,结合季节,饮食习惯,患者体质制定饮食标准,提高生活的质量,改善身体。例如糖尿病的患者多食用低热量,高纤维的食物。冠心病的患者多食用降血脂的清淡类的食物。高血压患者多食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的食物。(2)中医的运动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运动方法,例如步行,太极拳,游泳等。如果患者身体素质较弱可以选择慢走;身体素质较强可以选择快走。嘱咐患者坚持运动,改善机体功能。(3)中医的情志养生,慢性病病程较长,患者由于长时间遭受疾病的折磨,容易出现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需要对患者的情志养生进行加强。同时配合中医的辩证施护,平衡患者的脏腑和情志,预防病情发展。(4)中医的技术保健,针对慢性疾病除去上述方法外,还需要进行中医的针灸,拔管,按摩,足浴等疗法。糖尿病患者按摩涌泉穴,三阴交和中脘穴,每个穴位3分钟左右。冠心病患者按摩足三里,外关穴和内关穴,每个穴位3分钟左右。高血压患者旋转揉搓指关节,扩张血管,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同时可以叮嘱患者睡前用温水泡半个小时脚,促进血液的循环,增强保健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慢性病的防治中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效果明显,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桑锋, 许前磊, 许向前,等. 队列研究在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临床应用前景探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 33(09):37-41.
[2] 谭巍, 郭颖, 殷晓月,等. 2014年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 2018, 034(009):848-851.
[3] Vincenza G R , Maria P A , Cicero A F G , et al. Polyphenols: Potential Us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18, 24(2):239-258.
[4] 孙飞, 李倩倩, 颜廷法,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中医养生保健研究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8, 45(23):92-9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