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215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在PICC置管中均利用心内心电图技术进行辅助定位,统计患者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结果:215例患者置管期间心内心电图均发生P波变化,通过行X线胸片检查提示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均为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反应。结论: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质量和一次性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
关键词:PICC置管;肿瘤患者;心电图定位技术;效果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导管(PICC)是现阶段比较常用的输液治疗手段,为了确保良好的外周静脉穿刺效果以及中心静脉治疗效果,需要关注PICC头端位置。以往多运用X线片透视等方式,然而由于X线辐射以及移动困难等,使得临床应用受限。并且传统的PICC置管技术非常容易发生血栓、导管移位、静脉炎以及脱管等不良事件,并且置管成功率相对较低[1]。心内心电图技术近年来在临床中具有广泛应用,以下将分析肿瘤患者PICC置管定位中通过运用心内心电图技术的临床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215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男115例/女100例:年龄31~79岁,均值为(51.9±0.6)岁;化疗患者155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患者35例,长期输液治疗患者15例,应用高渗性脱水剂患者10例。
1.2方法
215例患者在PICC置管均利用心内心电图技术进行辅助定位,主要的材料有多参数监护仪、巴德4f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管包、正压接头、预冲式冲洗器、电极片以及导管固定装置等。由专职护士严格遵医嘱为患者实施PICC置管操作,在置管操作前需明确病例具有明确的置管适应症,同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好置管操作过程中的相关物品以及监护仪,具体的置管操作步骤如下:妥善放置监护仪的高度及角度,与Ⅱ导联进行连接和合理设置。协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选择左右锁骨中线的第一肋间及锁骨中线的剑突水平,分别放置三个电极,对置管前的ECG进行测试与观察。进行体位摆放并合理选择血管,对于预置管长度进行测量,完成常规消毒铺巾等工作后,对导管进行预冲,导丝需退至先前测量长度约2cm处进行穿刺和送管。导管抵达患者锁骨下静脉中段,此时指导患者保持头部微微倾斜,当导管抵达锁骨下静脉后可协助患者摆正头位。RA导线夹可将其取下,并与导管末端导丝进行连接,对于导管尖端位置进行判断。
在送管过程中抵达预测长度时,需结合波振幅对导管置入长度进行适当调整,导管抵达SVC产生高尖P波后需要继续送管,观察波高于QRS波后即可停止,之后缓缓退管,使P波≤QRS波。对导丝以及导丝夹进行分离并撤掉导丝,之后可进行抽回血以及冲管等操作,并与正压接头进行连接。利用贴膜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再以导管固定装置对正压接头进行妥善固定,完成置管后实施X线片复查,并向患者交代注意事项以及维护方法等。
2结果
215例患者置管期间心内心电图均发生P波变化,通过行X线胸片检查提示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215例患者在进行置管时均提示心房内心电图高P波,且均为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反应。
3讨论
心电图定位技术应用于肿瘤患者PICC的置管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置管操作质量和一次性成功率。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可反映出患者波发生的改变,当导管到达患者心房时尖端能够探测电极,从而使心房电传导出现信号明显增加的情况,进而反映到心电定位技术上波振幅明显升高[2]~[3]。如果探测电极抵达患者右心房入口,并且与窦房结的起搏点较为接近时,此时电传导信号将表现出更高的强度,此时波增高明显且大于QRS波。如果探测电极超越窦房结的起搏点并抵达患者心房中部,则表现出双向波或者倒置的情况[4]~[6]。从本次的研究情况可知,当导管进入患者上腔静脉会表现出明显的特征性波,同时振幅出现突然升高的趋势,抵达右心房入口则表现出明显的高峰P波。通过利用心电图定位技术进行辅助定位,可实现对患者的实时监测,并且该定位技术具有实用准确以及简便等一系列优势,具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15例患者通过应用心电图定位技术进行辅助,患者均实现一次性PICC置管成功,同时复查X线胸片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患者的置管质量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通过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有利于提高穿刺置管质量和一次性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司徒姗姗,马艳凌.心内心电图技术在PICC置管定位中的效果分析[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127-128.
[2]徐冰洁,刘金香.分析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临床实践[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5):24.
[3]李艳娜,李年霞,王园治.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对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影响[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9,8(4):7-9.
[4]李芃.心电图定位技术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4):377-379.
[5]曹芳,黄君,唐芳, 等.基层医院腔内心电图技术在瓣膜式PICC头端定位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43-44,46.
[6]戴明红,陈娟娟,朱明, 等.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在重症患儿置管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