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对住院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周洁
[导读] 目的 针对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期间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 针对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期间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在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分析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及时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
        关键词: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慢阻肺;肺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可预防和可治疗的疾病,其特征在于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这是因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通常由于大量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并受到宿主因素的影响(包括肺部发育异常)。重大合并症可能会影响发病率和死亡率[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它导致了经济和社会负担的沉重和增加[1]。肺康复被定义为一种居于病人评估的综合干预,是病人量身定做的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并促进长期坚持健康行为[2-3]。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是肺康复的方法之一,是临床使用率较高且无需器械辅助、经济实用的锻炼方式,本研究就侧重对两种锻炼方式的具体效果展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观察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所选入患者70例,在本院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所接诊,按照组内随机抽选的方式,取35例,进行评估、计划、监督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即观察组,余下患者则展开常规护理锻炼,即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在45—69岁间,均值为(56.93±1.39)。观察组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在44—67岁间,均值为(55.19±1.72)。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在治疗方式上均保持一致,观察组采用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功能锻炼,先评估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评分,制定相应的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计划,每天三次,分别在三餐前,每次10~15分钟,一周后复评患者的呼吸困难指数评分。腹式呼吸: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全身放松,闭嘴用鼻深吸气至不能再吸,稍屏气或不屏气直接用口缓慢呼气,吸气时膈下降,腹部外凸,呼气时膈上升,腹部内凹。呼气时可让患者两手置于肋弓下,要求呼气时明显感觉肋弓下沉变小,吸气时要感觉肋弓向外扩展。有时需要双手按压肋弓和腹部,促进腹肌收缩,使气呼尽。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缩口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呼气时嘴唇大小程度由患者自行调整,以能轻轻吹动面前距离30cm的白纸为适度[4]。而对照组在康复过程中则按照常规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主要以深呼吸为主,同时指导患者展开有氧运动,对肺部功能进行改善。
        1.3 观察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的呼吸困难指数评分、1s用力呼气容积、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以及用力肺活量、mMRC评分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进行处理,按照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1秒用力呼气容积上,观察组为(1.89±0.21)L,对照组则为(1.73±0.12)L,对比P=0.001,t=9.229。在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上,观察组为(74.18±2.83)L/min,对照组则为(52.31±2.01)L/min,对比P=0.001,t=14.001。在用力肺活量上,观察组为(2.65±1.34)L,对照组则为(1.82±0.34)L,对比P=0.002,t=8.083。在mMRC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1级为20例,2级为15例,而对照组中1级为15例,2级为13例,3级为7例,对比可知P=0.001,x2=8.09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病症中最为常见的病症类型,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症,患者以中老年为主,但结合近几年接诊情况可以发现,患者病发的年龄段在不断扩大,对患者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较大[5]。随着临床治疗方案以及药物在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该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已经在绝大程度上得到提升,但为促使患者迅速得到康复,依旧需要做好对应康复肺功能康复锻炼工作。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为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护理方案。
        腹式呼吸又称膈式呼吸,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松弛,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吸潮气量,吸气时,膈收缩下降,腹肌松弛,保证最大吸气量。腹式呼吸锻炼的目的增强膈的收缩能力和效率,患者变胸式呼吸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的关键在于协调膈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作用。腹式呼吸可增加潮气量,减少功能残气量,提高肺泡通气,保证呼吸氧耗,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换气功能。缩唇呼吸,缩唇缓慢呼气,可产生2-5cmH2O的阻力,可使气道等压点更向气道远端转移,可防止呼气时小气道陷闭和狭窄,有利于肺泡气排出[6]。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将上述两组呼吸锻炼方式运用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观察可以发现,在该锻炼方式的作用下,可以针对该部分患者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存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综合本次研究,对于慢阻肺患者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及时展开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锻炼,可以针对患者呼吸困难指数和肺功能进行有效改善,帮助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GOLD 实用指南[M].2020.
        [2]陈荣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C].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8:99-101
        [3]钮美娥、钱红英.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49-250
        [4]孟书静. 变更交谈方式联合缩唇腹式呼吸对COPD稳定期患者遵医行为及肺功能的影响[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04):256-257.
        [5]钮美娥、钱红英.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实践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249-2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