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54例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将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中,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结果:对比对照组,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流感认知程度、SCL-90评分,P<0.05。结论: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可取得理想护理效果。
【关键词】突发传染性疾病;心理护理;效果
临床常见突发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发病后,会伤害患者身体,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心理创伤,部分患者及其家属会发生价值取向、情感表达、思维方式、生活信念等方面改变,尤其是患者,因此,加强患者心理方面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将疾病消极影响明显减轻[1],十分必要。临床研究得出,给予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不能有效实现以上目的,因此,临床对此进行了研讨。本组选择54例患者,研究了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抽取54例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分组方法是抽签,观察组数据:27例,男女分别是15例及12例,年龄分布是20岁至45岁,中位25.3岁,对照组数据:27例,男女分别是14例及13例,年龄分布是21岁至46岁,中位25.5岁。比较二组患者资料,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为患者隔离,对于同一宿舍的患者来说,需要在同一隔离室居住,做好隔离工作,将隔离室连通过道门窗关闭并在患者离开隔离室前,告知患者佩戴口罩后才能离开隔离室,对于所有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来说,均应佩戴口罩,遵守相关工作规范,护士应为患者准备专用痰杯,消毒处理患者口鼻分泌物并将其他消毒工作做好,定期利用紫外线或者消毒液来消毒隔离室,在隔离期间,护士应做好相关常规护理服务。
将心理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应用于观察组中,在以上护理基础上,增加以下护理内容:(1)健康宣教。护士应积极沟通患者并告知患者流感相关知识,具体涉及发生原因、治疗周期、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护士应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对于心态良好患者,护士应引导其帮助同一个隔离室患者,对其不良心理状态进行科学调整。(2)个人卫生教育。护士应告知患者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以及作息习惯,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洗手,将相关个人卫生教育工作做好,可以免费发放科普手册。(3)将患者家属应对突发性传染病能力有效提高。护士应告知患者家属在遇到患者疾病爆发时避免过度慌张,应保持冷静,立即上报给相关部门,同时,注意避免接触患者。(4)对社会支持进行强化。护士应指导患者家属利用非直接接触办法来安慰患者,为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家庭支持,具体包括通电话、微信视频等[2],促使患者有效缓解孤独感以及抑郁情绪,对于志愿者或者医护人员来说,可制作小礼物,促使患者感受社会温暖。
1.3效果分析[3]
流感认知程度、SCL-90评分:利用自拟流感熟知度调查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数据统计。
1.4统计学办法
综合分析患者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参照SPSS 20.0统计软件包,表现形式分别是(均数±标准差)、率,判定统计学意义存在的标准是P<0.05。
2 结果
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流感认知程度、SCL-90评分,对比对照组,P<0.05。本组探究中,观察组流感认知程度(29.4±1.4)分、对照组流感认知程度(25.1±2.7)分,t=7.3464。
表1 二组数据对比(分)
3 讨论
在发生一项人们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危机,又有危险,又有机会,在危机中,包括突发疾病、交通意外、死亡等,对于这一类患者来说,应开展心理护理。
临床实践证实,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行心理护理,高效可行[4],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效果。临床分析突发传染性疾病,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可影响社会稳定,对于相关部门来说,应开展紧急处理,包括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急性传染病,属于医疗卫生领域重大危机。在突然发生传染性疾病后,人们会产生恐慌情绪,对于患者来说,不良情绪严重,开展心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对于社会来说,也具有长远影响。
本组数据:明显改善了观察组流感认知程度、SCL-90评分。结果证实,开展心理护理的价值较高,可促使患者生命健康获得有效保障。
综合以上得出,突发传染性疾病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促使患者明显改善流感认知程度、SCL-90评分,值得临床推荐。后续分析中,应增加本组研究选取样本量,进一步增加本组实验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泽如, 魏叶红, 廖少琴.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耳鸣负性情绪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9(8).
[2]高霖普. 心理诱导护理结合功能训练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 4(13):52+61.
[3]方雪华, 张斌, 黄俊丽,等. 心理护理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 心理月刊, 2019, 14(09):47.
[4]陈维.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 健康周刊, 2018, 000(00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