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ICU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阿孜古丽·喀斯木
[导读]
        摘要:目的,结合重症监护室重症病人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探究采取舒适护理对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的研究针对的是我院在2019年6月道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44名重症感染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讲这些病人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有22人。其中的对照组病人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另外的观察组则是在此基础上结合舒适护理。针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症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和SA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7.2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重症感染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字:舒适护理;ICU;重症感染患者;应用效果
        引言
        重症监护患者多病情危急、免疫功能较低,加之治疗中入侵性操作的实施及广谱类抗生素的广泛性使用,致使重症监护病房内属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性科室,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不仅将加剧患者病情,给其带来生理上更大的痛苦,且还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加剧医患矛盾,威胁医患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2019年6月—2020年5月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4例重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2)。对照组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范围25~55岁,平均年龄(40.5±6.4)岁;观察组中男性11例,女性11例,年龄范围28~54岁,平均年龄(39.8±6.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重症感染的诊断与治疗》[4]中关于重症感染的诊断标准需行重症监护者;神志清楚,智力正常者;患者年龄在20岁以上者;入院前睡眠正常者。排除标准:伴严重的精神器质性疾病者;伴肿瘤疾病患者;不愿参与调查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护理、预防感染、心理护理、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等。观察组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1)环境护理:保持室内温度在22℃~24℃,湿度范围在50%~60%,每日定期对ICU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增加重症监护室内的生活气息,使室内布置趋于生活化,因ICU室内光线明亮,因此注意对患者采取早晚光线护理,夜间保持光照合理,以免刺激到患者休息。有研究表明,病房的色彩会适当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健康,因此在ICU室内宜使用淡绿色或蓝色等更为温和的颜色,可以明显缓解患者头疼、失眠、恐惧、焦虑等负面影响。当有其他患者处于抢救状态时,适时拉起隔帘,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患者听一些有助于心理舒缓的音乐,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2)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以饱满、积极的精神状态去护理患者,每天早晚打温水对患者进行全身的擦洗工作,擦洗时应动作温柔,同时避免患者着凉。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每日早晚使用2%~3%的NaHCO3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做好鼻饲的护理,食物温度应保持在合适温度,每2h喂食一次,喂食完毕后对鼻饲管进行冲洗,定期更换鼻饲管。做好全身的管道护理,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对引流管进行定期夹闭,防止因翻身引起引流管脱落。

根据患者的病情适时进行修剪指甲、更换床单、被罩、病服、清洗头发等日常生活操作,使患者感觉舒适。为患者铺置气垫床时,注意不可放气过慢,保持在3/4即可。每两个小时给患者翻一次身,预防压疮的发生,一旦发现患者身体低垂部位有压迫红肿,及时给予压疮贴治疗。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护理人员在做每一项操作时,应主动向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和步骤,同时应动作轻柔敏捷,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3)手卫生干预:多重耐药菌可借助于医护人员的双手及医疗器械表面接触传播,所以,应注重重症监护病房内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应进一步加强对手卫生的宣传及培训工作,完善科室内手部清洁与消毒设施,以方便医护人员使用。在科室内粘贴有手卫生宣传图,配备好足够的消毒剂、洗手液及干手纸,每个病床边均应该配备有干手消毒剂,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部消毒。重视保洁人员手卫生,应将保洁人员同样纳入到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工作中,定期对其手卫生情况进行考核。(4)心理安慰:重症监护室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患者在ICU里面缺少家属的陪伴和陌生环境所带来的恐惧感,以及对自身病情的忧虑等,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烦躁、恐惧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到治疗效果。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阅读刊物,摆放亲人的照片和熟悉的物品,每日固定时间允许家属进行探视等。对家属进行相关的ICU知识普及,协助家属安慰患者,为患者讲解一些重症监护室治疗成功的案例,树立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积极治疗,争取早日战胜病魔。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和SAS评分的比较
        如(表1)所示,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和SAS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有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有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247,P=0.043)。
        3讨论
        ICU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病房,由于其治疗环境封闭、监护治疗和有创治疗较多,室内光照强度较大,再加上没有家属的陪护以及昂贵的治疗费用等因素,使意识清楚的重症感染患者的睡眠质量受到影响,并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而有研究表明,对ICU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舒适护理模式是从生理、心理、生活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舒适护理通过控制室内光照,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通过细致的生活护理,使患者感受到安心、舒适;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使患者心情放松,增加战胜病魔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结合上述的内容可以发现在我国ICU病房的治疗过程中,针对于重症感染的病人,需要采取舒适的护理干预方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病人的心理素质以及睡眠质量。同时保证不良反应的减少,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悦,晓江.舒适护理改善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作用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30-33.
        [2]张秀红.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2):1424.
        [3]苏琳,董京文.ICU舒适护理模式在术后气管插管清醒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1):179-182,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