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陈伟意1 李佩瑶2
[导读] :研究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镇痛分娩选择情况,两组产妇产程,两组初产妇合并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及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物镇痛率为5.00%,对照组为15.0%(χ2=5.5556,P=0.0184);非药物镇痛观察组的应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各1例,胎儿发育受限、产后出血各2例;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0%,产后出血15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胎儿发育受限13例、妊娠期糖尿病11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9.0%,对照组满意率为9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期间,选择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增加顺产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提升药物镇痛分娩选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孕产妇;中心;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临床效果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初产妇由于缺乏经验,分娩相关知识认知不足,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正常分娩。传统孕期护理概念会导致孕妇产生错误的保健认知,使得各类并发症出现。除此之外,产妇分娩会害怕疼痛,使得临床依从性降低,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增加分娩风险。助产士的职责是为围产期产妇提供保健指导,以往国内助产士多集中为产时护理,为提升孕期 保健效果,助产士应当开展持续性的助产模式,旨在探讨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诊收治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均为初产妇,单胎妊娠,年龄18-33岁,平均(24.10±2.18)岁,孕周34+,经B超检查提示胎儿一切正常,可阴道分娩。电脑随机分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式
1.2.1对照组
        选择产妇常规孕期护理,产前定期进行门诊检查,分娩住院期间,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胎心,提供饮食、呼吸及心理指导,观察产程,等待接生。产后提供常规检查与围产期保健。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护理措施上,增加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主要包括:①产前护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完善、沟通能力强的助产士参考最新指南、标准,在门诊阶段就为产妇提供个体化指导;指导产妇合理饮食、确保营养均衡、定期测量体重与腹围,避免后期体重增长过快;指导孕妇适当运动、增强其体质,提供心理护理与情感支持;讲解自然分娩优势,选择视频、图文等形式进行宣教,详细告知分娩过程,增强分娩信心;孕36+后,带领产妇参观产房、熟悉环境,减少待产时的陌生感;讲解母乳喂养好处、建立母乳喂养信心;邀请产妇参加医院组建的孕妇学校活动,增强与产科医护人员的交流,增强彼此信心;营养师为其提供营养指导,进行分娩呼吸训练,提升分娩应对能力,产科护士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模拟新生儿护理,邀请已分娩的产妇分享心得,增强自信心。②产时护理,助产士为产妇提供心理支持、情感支持与生理支持;除应用镇痛药物之外,还应当提供非药物镇痛方式,比如:听音乐、做拉玛泽呼吸法等;协助产妇选择正确体位,助产组长负责接产工作;③产后护理,全方面负责产后康复指导工作,及时处理各类并发症;出院1月后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母婴健康状况,及时解答产后问题,注意产妇情绪观察。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初产妇镇痛分娩选择情况,包括: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豆袋按摩、导乐分娩、呼吸减痛、分娩球)。
两组产妇产程,包括: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
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两组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3.0进行分析,定量资料以(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镇痛分娩选择情况对比
        观察组药物镇痛率为5.00%,对照组为15.0%(χ2=5.5556,P=0.0184);非药物镇痛观察组的应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镇痛分娩选择情况对比




2.2 两组产妇产程对比
 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产程对比





2.3 两组初产妇合并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各1例,胎儿发育受限、产后出血各2例;对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9.0%,产后出血15例、妊娠期高血压10例、胎儿发育受限13例、妊娠期糖尿病11例,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初产妇合并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满意率为99.0%,对照组满意率为9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3 讨论
 传统产科护理主要局限于产时,往往轻视产前保健和产后护理,且对产妇心理状态关注较少,非常不利于母婴健康。初产妇缺乏分娩知识和经验,较经产妇更易出现孕期保健误区,且心理负担明显更大,需引起重视。多项临床研究指出,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的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Nursing mode of continuous midwifery)可全方位、多方面对围产期孕妇采取细致的保健措施。
        现阶段助产士的职能仅为针对产时的管理,工作场所局限于产房,缺乏对产前、及产后的支持,也缺乏对孕产妇的连续性照顾,助产士虽然有参与一部分产前的教育工作,但连续性不强,每个环节缺乏动态反馈与支持,也没有个性化进行指导,缺乏数据收集及分析,缺乏以产妇为中心。没有建立助产士门诊手册,助产士对孕产妇进行教育以后没有及时反馈掌握情况。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能够更好的保障孕妇的自然分娩率和顺产率,并能给孕妇提供十分优质的服务。与常规护理相比,连续性护理更加注重护理的连续性,包括对孕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护理。分娩是连续性的过程,常规护理中往往只关注产时的护理,使产前护理和产后护理未保持连续性,使孕产妇的护理效果仍有所不足。
 助产士与孕产妇结成伙伴关系,多渠道沟通平台,建立助产士门诊咨询手册,每次产检时到助产士门诊咨询指导,与产孕妇建立伙伴关系并建立微信沟通。加入分娩中心公众号并注册账号,定期发布相关咨讯,与产妇互动解答。助产士可以通过相关平台了解孕产妇的咨讯,定时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平台,与信息化时代接轨,提高工作效率。助产士与孕产妇通过助产士门诊的面对面咨询,为孕产妇制定落实具有个性化计划,定期指导参与个性化课程活动,让孕产妇享受到全程、专业的护理服务,在普及健康知识、减少并发症、减轻孕产妇经济负担、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院服务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产妇采用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识度 , 提高自然分娩率 , 减少新生儿的窒息情况 , 提高产妇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提高产科质量及出生质量,大大提高了社会效益。
 虞紫嫣学者研究表明,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2.75%(13/102),阴道分娩顺产率87.25%(89/102);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6.47%(27/102),阴 道 分 娩 顺 产 率 75.35%(75/10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可见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降低剖宫产率,提升顺产率。
刘彩红 , 温楚雪学者研究表明,两组药物镇痛分娩选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初产妇分娩球、豆袋按摩、导乐分娩、呼吸减痛等非药物镇痛分娩选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Freeman L.M学者研究表明,观察组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胎儿生长受限等合并症及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这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可见连续性助产护理贯穿围产期整个过程,产前通过参观助产室让孕妇提前熟悉环境,减少不安恐惧心理。进入产程后,通过实施多种镇痛手段,可减轻产妇疼痛,增加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确能改善初产妇分娩
结局。
 综上所述,初产妇采取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可增加阴道分娩顺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非药物镇痛分娩选择率,且有利于缩短产程,同时还能减少产后出血、低体质量儿、巨大儿等不良结局发生率,有效改善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艾比拜·麦提尼亚孜,古丽尼沙汗·买吐送.孕妇助产护理的产时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应用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190.
[2]林燕萍,马冬梅.“一对一”全程陪伴责任制助产模式的实施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49-51.
[3]Departent of Health.Changging Childbirth.Report of the Expert Maternity Group [R].London,UK:HMSO.1993
[4] Freeman L.M. Continuity of carer and partnershisp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Women and Birth,2006,19(2):39-44.
[5] Diane M. Fraser,Margartet A.Cooper.Myles Texbook for Midwives[M].14th ed.London:Elsevier,2003:33-36.
[6]郑丽千,聂梅,助产连续服务对妊娠结局的相关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2):40-541
[7]卢艳梅,循证护理模式在助产士陪伴分娩中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37-38
[8]张彬,喻立娣,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对产妇影响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1(1):46-47
[9] 蔡玉娟 , 谢建英 , 钟少平 , 等 . 改良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对降 低 CDMR 的效果 . 浙江临床医2016(1):87-88.
[10] 刘六妹 .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和产程进展的 影响 . 医学信息 , 2015(39):251.
[11] 虞紫嫣 . 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在产妇分娩中应用效果观察 . 当代临床医刊 , 2016, 29(1):1896.
[12] 刘彩红 , 温楚雪 , 曾咏婧 . 助产士早期全程连续性分娩管理模式在瘢痕子宫妊娠后阴道分娩病人中的应用 . 全科护理 , 2017, 15(7):841-842.
[13] 翟巾帼 , 郑艳芳 , 黄美凌 ,        连续性助产服务模式下的孕产妇服务需求调查满意度 . 理研究2015(24):3004-3006.       
[14] 张春芳 . 助产士施行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效果 . 吉林医学 , 2014, 35(10):2236-2237.
[15]董利敏 . 责任制助产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 . 中国医药指南 , 2016, 14(12):245.

课题项目名称: 以孕产妇为中心的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研究
承担单位: 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