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侯睿 徐丽
[导读] 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下的护理,试验组实施精细化管理下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护理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管理;精细化管理;护理质量
        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模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再加上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在住院治疗期间除了要求疾病能够得到快速的恢复,同时也逐渐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身心方面均处于舒适状态。这就使得一种新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应运而生了。舒适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其具有整体性、个性化和创造性,护理的宗旨是让患者在身心及社会性等方面都达到最佳的状态,能够心情愉悦地配合治疗及护理操作,降低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6例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试验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43~79岁,平均(58.15±7.34)岁。其中有癫痫9例,脑出血13例,脑梗死11例。对照组男22例,女11例,年龄41-77岁,平均(59.36±8.01)岁。其中有癫痫8例,脑出血15例,脑梗死1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根据临床护理的实际情况提出恰当的循证护理问题,并组建循证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组织相关护理成员进行循证护理内容的相关培训,并主要针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期间的风险因素展开分析,本次循证护理问题为“如何提高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2)人员管理。护理人员是开展护理工作的主体,实施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护理工作的推进。其核心在于分工明确,根据个人的特点合理分配工作。责任到人,由护士长监督工作质量,为护理质量负责。组长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并负责对患者进行身体状态评估。责任护士负责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助理护士负责患者生活方面的护理。3)做好心理干预。因为神经内科患者的疾病程度较为严重,所以,患者在生活以及语言方面都存在障碍,很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这些都会影响到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良好治疗效果的取得,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护士要多和患者沟通、交流,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同时也要和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家属也应多支持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促进理想治疗效果的达成。4)为患者创建一个良好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将温度与湿度调节到舒适的状态,病房内的物品要有序摆放,让患者感觉到舒心;为患者提供齐全的生活用品,让患者有家的感觉,从而消除对医院的陌生感。患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治疗能更加放松自己,从而提高治疗配合度。5)要使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患者由于治疗需要需要长期卧床,再加上疾病的影响,会使患者感到十分不舒服,由此造成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对此,护士要全面掌握患者的情况,并要正确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出现不适症状。例如:对于有左心衰竭现象的患者,就需要患者保持半坐位姿势,以避免患者发生心前区疼痛症状。通过有效的体位护理,患者的舒适度均上升,对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6)预防性护理:做好肺部感染患者的防寒保暖工作,指导其进行正确的呼吸训练,促进排痰;针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要定期清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对于压疮患者,要利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对其压疮风险进行评估,在应用气垫床的基础上定期协助患者翻身,以此来缓解局部压力;当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医护人员要积极护理患者进行下床活动,并按摩其下肢,利用热水泡脚的方式来缓解该症状。


        1.3观察指标
        ①护理质量:通过常规操作、护理文书、病房管理、安全防护四个角度评估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满分100份,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得分;②不良事件:统计三个月内护理失误、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并进行组件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质量对比
        试验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需要接受有效的护理来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的护理模式仅是对疾病进行护理,促进疾病的康复,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舒适情况。随着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升,以往的护理方式已不适用,需要从患者的身心出发,寻找更加人性化、舒适的护理模式。在临床神经内科中收治的患者大部分都属于病情危重的病例,对患者实施治疗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治疗难度较高。也正是因为这个临床特点,造成在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出现不舒适的情况。另外,患者还极易对治疗效果产生怀疑,特别是当患者的病情严重的时候,患者会十分怀疑能否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治疗没有信心,甚至对自己的病情灰心丧气,进而产生不配合治疗的现象。根据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本文对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这种护理措施是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护理要求不断升高的大趋势下出现的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本着“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实施护理过程中全面关注患者的情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舒适护理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更加侧重于患者的感受,比如:当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舒适体位护理的时候,护士要适当地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从而尽快消除患者的生理不适感。在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可以对患者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找出其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使患者的各种不良情绪得到缓解,从而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更好地配合医生展开治疗。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真正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患者实施有个性化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水平及速度,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出和谐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雪莲.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药,2016,11(1):00098-00098.
        [2]冯莹.舒适护理对提高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31):275-276.
        [3]李海霞,陈晓珊.舒适护理对神经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7(21):89-92.
        [4]林海燕.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理月刊,2018(8):107-107.
        [5]张春丽.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4):213-214.
        [6]王玲,刘林强.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10X):33-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