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赵静静
[导读] 探讨脑出血患者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0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疾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是(83.27±6.19),参照组是(76.84±6.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出血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关键词:脑出血;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脑出血属于脑血管疾病,是老年多发疾病,随着我国老龄化严重,脑出血已经成为危害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的重大心脑血管并发症。脑出血患者因缺乏疾病有关知识,在发病后担心影响日常生活,继而出现焦躁、恐惧等不良情绪,对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因此应当重视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本文将以9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90例脑出血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分为参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参照组,男性患者共21例,女性患者共24例;年龄为47-62岁,平均年龄为(52.79±5.64)岁。研究组,男性患者共22例,女性患者共23例;年龄为49-61岁,平均年龄为(52.85±6.25)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以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手术方案。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口头讲述疾病有关知识,指导患者的饮食,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饮食为主,讲述日常注意事项,结合恢复情况开展康复训练。
        研究组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患者病情稳定以后,由医护人员发放医院制定的健康知识手册,内容包括脑出血的治疗方案、护理方案、注意事项等,掌握疾病预防、治疗、护理等知识,以及注意事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患者观看,通过生动、通俗易懂视频,提高疾病认知。采用一对一方式讲述疾病知识,由医护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询问病情,通过沟通指出患者的认知误区,解释知识要点,说明具体措施与自我护理知识。在此过程中,患者能够充分掌握疾病有关知识。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并组织患者听课,系统、全面的讲述疾病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检查方法、治疗方法、护理方法等,强调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所有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使用疾病知识量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越好;随后,发放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共内容共由八个项目,0-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反之则更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比分析,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差异为P<0.05,则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比较
        对于护理前疾病认知水平,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护理后疾病认知水平优于参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表1:认知水平比较(X±S)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是(83.27±6.19),参照组是(76.84±6.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
       
表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

        3 讨论
        由于脑出血发病突然,患者并未做好心理准备,且不适应疾病以后的生活状态,因此极易出现恐惧、抑郁、焦虑等情绪,不愿意配合治疗,对疾病的治疗十分不利。另外,由于脑出血患者因缺乏疾病知识,不了解日常饮食、注意事项等有关知识,对疾病的恢复十分不利。对于脑出血患者而言,仅仅采用口头教育,患者无法明确掌握疾病知识,充满疑虑与担忧,内心需求不能被满足,因此无法有效消除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十分不利[2]。因此,应当重视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自患者病情稳定以后便开展健康教育,采取健康知识手册、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开展,内容包括饮食、用药、运动等,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确保患者能够正确认识疾病,并熟练掌握治疗过程中的饮食禁忌、注意事项等,改善治疗效果。另外,患者在充分掌握疾病有关知识以后,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可有效消除,并积极面对疾病,遵医嘱用药,确保药效达到最佳效果[3]。本次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疾病认知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是(83.27±6.19),参照组是(76.84±6.5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有效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得到患者的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曾昌容.脑出血患者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其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9):257-258.
        [2]吴佳俊.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健康必读,2020,(8):145.
        [3]匡三梅.健康教育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6):3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