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患病之后的主要表现是血糖升高,但是一部分患者在患病早期并未出现明显的生理变化,导致患者接受诊疗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然而糖尿病的病死率较低,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和重视便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本文的论述中将结合中医饮食护理开展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保健指导。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饮食;血糖控制
由于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和饮食条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糖尿病的国民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早期阶段基本上不会出现明显的身体机能变化,而随着病情加剧会产生较为凶险的恶化情况。就目前的医学研究能够看出,糖尿病并不是不可逆转的,通过科学诊疗、合理用药能够缓解。
一、糖尿病病因
1.肥胖
脏器内部堆积的脂肪数量与人体的体重基数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根据临床数据研究能够发现,在体重基数较大的群体中,患有糖尿病的比重较体重正常人群提升近50%。由此可见,糖尿病出现的重要诱因便是较大的体重,只有将体重稳定在一定范围内,患者的糖尿病甚至会不治而愈。
2.酒精
在临床诊疗中对长期饮酒人群进行生物检验,其中75%—90%人都患有脂肪浸润。更有数据表明,每天饮酒量超过160ml人群,患有糖尿病的比重较健康群体提升30%。
3.营养不良
当人们的日常饮食中为能够有效补充人们每日所需的微量元素,则会造成身体中缺乏大量营养物质,难以合成载脂蛋白。造成脏器内部大量的甘油三酯聚集,诱发糖尿病。
5.糖尿病
糖尿病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根据临床诊疗的相关数据能够看出,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近50%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由于患有糖尿病会导致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诱发患者肥胖,而肥胖又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诱因。
二、糖尿病治疗
1.一般治疗
首先,应当明确患者糖尿病的患病原因,进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及治疗措施。如果患者长时间饮酒、吸烟、暴饮暴食导致身体过于肥胖,则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日常饮食,降低患者每日摄入的营养物质和热量,在减轻患者体重的同时,糖尿病也会有所好转。如果患者是长时间节食减肥,则需要为患者你定健康的饮食方式,引导患者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糖尿病病症也会逐渐好转,直至消失。
其次,患者需要适当调整自身的饮食习惯和结构,在生活中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降低饮食中的热量、盐分、脂肪含量,进而降低自身体脂率。在生活中应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大量食用零食、宵夜。糖尿病患者开展饮食干预需要在保证患者身体所需的基础上追求饮食方面的平衡状态。首先,应当建立不同患者的饮食保健机制,并且引导患者认识到饮食卫生、健康在病情康复中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的诊疗依从性与信心。其次,应保证患者能够按照医生和护理人员的规定进食,避免出现高糖、高热量、重油、重盐饮食,做好营养搭配、荤素搭配。糖尿病患者应当杜绝挑食、偏食现象,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零食。最后,在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补充维生素、钙、铁等微量元素,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
最后,患者可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一部分体育锻炼项目,不仅能够充实患者的业余生活,还能够帮助患者降低体重,避免糖尿病恶化。运动项目可根据患者的爱好选择,例如慢跑、快走、上下楼梯、骑自行车等多样化的项目。患者在运动之后需要安静休息一段时间,降低运动的疲劳感。运动强度也需要适当调整,进而满足患者的运动需求,提升身体机能。
2.中医治疗
(1)辨证施护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中医治疗需要明确糖尿病患者的病因,针对肝火旺盛的患者,需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并且保证其中的含糖量适宜患者食用,按照医生的相关规定按时用药。针对阴虚患者可以将苦丁、菊花等具有清火润燥的中草药泡水、煮水之后饮用。也可取内分泌穴、神门及心穴等进行耳穴埋豆。针对气阴双虚的患者需要加强日常生活中的保健工作,预防在气温变化的环境下伤风感冒。针对阴阳两虚的患者则需要注重阴部清洁卫生,防止患有糖尿病的同时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加剧诊疗难度。
(2)中医情志护理
中医诊疗中将七情内伤作为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诱因,其中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学会情绪管理,秉承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进行糖尿病诊疗,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3)膳食调护
糖尿病患者诊疗中也需要加以中医辨证饮食护理,按照“低盐低脂低蛋白”的饮食形式。对于肝脏与胃部出现燥热的患者,可食用银耳、莲子、苦瓜等食物。针对胃肠燥热的患者则可食用芦荟、冬瓜等清热润燥的食物,并且在饮食上选择清淡落胃的健康饮食。脾脏虚弱的患者则需要多食鱼肉、粗米、山药等加以进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差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饮食,“以补代药”,辨证治疗。
(4)运动治疗
糖尿病患者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我国中医学领域具有众多生动、有趣的运动形式,不仅能够针对患者的病症起到辅助治疗的形式,还能够帮助患者修身养性,提升个人素养。例如:五禽戏、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是较好的运动类型。
三、糖尿病预防
1.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基本上体重基数较大,在进行诊疗或者是康复阶段需要合理安排自身的饮食节奏,避免食用大量中油、重盐的食物,进而适当减肥、缩小体重基数。在合理膳食的过程中需要补充每日所需营养物质,控制脂肪摄入、热量摄入。患者需要戒烟戒酒,逐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2.适当运动
糖尿病患者需要坚持体育锻炼,将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作为开展运动的出发点,提升自身的运动兴趣,逐渐将运动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运动项目以简单、便捷、适度为宜。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都是较好的选择。患者需要循序渐进提升运动量,增加体脂消耗,保证身体健康。
3.保持心情开朗
即便是没有确诊糖尿病,在生活中保持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也是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当保证日常生活中的心态平和,促进病情康复。
结束语: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能够看出,糖尿病病症在临床诊疗中治愈率较好、治疗流程较为便捷,患者受到的诊疗痛苦较少,并且通过医生的详细救治能够痊愈。因此,患者在检测出糖尿病之后也无需紧张,只要保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诊疗状态、健康的生活习惯便能够战胜糖尿病。
参考文献
[1]肖芳.中医饮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9(3):351-352.
[2]戴乐梅,周红玉.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中加强中医饮食干预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20,27(8):57-58.
[3]窦婧茹,房辉,杨勇.中医饮食养生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痰湿型的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4):65-66.
[4]黄玲,安俊.中医饮食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J].健康之友,2019,(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