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路径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和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范玉芬
[导读] 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应激反应和总体护理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路径对患者应激反应和总体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现共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50例患者,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25例/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氧饱和度、体温、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有积极意义,不仅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同时也获得了患者的认可,可见此种护理模式更具备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路径;腹腔镜手术;护理效果;应激反应
        近年来,微创理念逐渐应用于外科手术中,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常用的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操作简单方便、术后康复时间短等优势。虽然腹腔镜手术具备一定的优势,但手术毕竟属于应激源,患者会伴随应激反应,既影响手术效果又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1-2]。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手术室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针对手术室工作特点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特征,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内容,并执行护理操作,以提升护理质量。现共选取5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予以进一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选取50例于我院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纳入时间是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用数字随机表法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25例/组。对照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6~50岁,平均年龄(30.82±2.37)岁。观察组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6~49岁,平均年龄(30.86±2.51)岁。比较两组的相关资料,发现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向患者介绍关于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手术目的、手术步骤、手术预期时间、手术团队、手术重要性等。术中持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情况,术后向患者介绍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
        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护理路径:①成立手术室护理路径小组,由小组成员分析既往腹腔镜手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列成表格的形式,讨论出解决方案。定期在医院内部举行关于腹腔镜相关知识的讲座,让小组成员了解手术的目的和手术的具体步骤,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②术前护理。手术当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随访,了解患者术前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既往病史和用药过敏史,评估患者情绪状态的严重程度,并介绍既往成功案例,以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确保患者的身心状态均符合手术标准。③术中护理:手术前1h调节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为患者创造舒适的手术环境。接收患者时实施双人核对制度,反复确认患者的相关信息,确认无误后进入手术室。术中由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医师检查患者的呼吸功能、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波动情况。在不影响手术效果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为患者摆放舒适体位,若术中发现异常则及时通知医生。④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情况和意识恢复情况,待患者意识恢复后,则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并向患者家属说明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观察指标:于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进行测定,并将两组的血氧饱和度、体温和心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评价标准[3]: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使用的是满意度调查问卷,共100分,所得分数与满意度程度呈正相关。
1.4统计学处理
        分析和处理数据使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17.0,t和均数±标准差分别用于检验、表示计量指标,卡方和例数/百分率分别用于检验、表示计数指标,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
        观察组护理后各项应激反应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见表1。
        表1比较护理后两组的体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s)

2.2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是(82.26±2.34)分,观察组为(93.26±2.27)分,t=33.741,P=0.000<0.05,存在显著差异。
3讨论
        作为一种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强的护理模式,手术室护理路径近年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手术方式,虽然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但患者对手术仍伴有一些恐惧和抵触情绪,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对于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上需要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4]。本研究显示,经手术室护理路径干预的患者护理后血氧饱和度、体温和心率均相对较低,这说明实施此种护理模式有利于使患者的临床指标保持稳定,患者对于手术表现出的应激反应更轻。并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上述结果充分体现了手术室护理路径的主客观优势,体现了此种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病情康复的积极意义[5]。
        综上,将手术室护理路径应用在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上既有利于减轻应激反应,又得到了患者的接受与认可,故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郑丽琴.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4):218-219.
[2]唐爱治.腹腔镜手术护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意义探析[J].中外医疗,2019,38(24):148-150.
[3]郜向前,房汝敏,孙冬兰.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157.
[4]盛婷.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8):1388-1390.
[5]陆颖.腹腔镜手术中使用手术室护理路径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6):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