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黄娟,李盼盼
[导读] 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给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
        【摘要】 目的 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给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方法 样本选自在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ICU患者,根据平均原则随机分配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各40例。最终统计对比组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给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提高护理依从性,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气管插管;ICU;非计划性拔管率
       
        ICU患者因为很多机体功能被破坏严重,所以容易造成呼吸困难、误吸等情况,因此通过气管插管的方式来保证患者气道畅通,提供充足氧气,防止误吸,提高患者生还几率[1]。因此本文将对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给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作出探究。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选自在2017年9月到2019年9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ICU患者,根据平均原则随机分配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行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龄21-82(52.3±6.6)岁;机械通气时间:26-93h(42.7±6.5)h。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患者年龄21-82(52.3±6.6)岁;机械通气时间:26-93h(42.7±6.5)h。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没有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并且均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常规心理疏导、规范操作、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之上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ICU患者常常伴随着悲观。紧张。悲伤、抑郁等不良情绪,这种情绪江湖使得患者治疗依从性下降,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意外事件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安抚患者的不良情绪,告知患者机械通气的重要性和拔管的危害性。同时还要给患者指导如何缓解不适的方法,比如说不要用力咬管。深呼吸等。护理人员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多用肢体语言来鼓励患者,比如微笑。点头和写字等,尽可能满足患者对于舒适护理的合理需求,早日脱机。也可以通过音乐来的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兴奋水平,改善不良情绪。
        1.2.2 固定气管插管
        通过临床实践证明,ICU患者绝大多数发生非计划性气管拔管都是因为在固定的时候没有做到位,这也说明护理人员没有树立预见性插管护理意识。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将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好,可以先用胶布进行固定,然后再根据患者头围来用系带从患者耳后或者枕头后方绕过,并系紧导管给与辅助固定。留下一指的松紧度即可,一方面既防止系带过紧,气管插管无法移开,另一方面也能够双重保证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发生。
        1.2.3 适当约束
        对于患者无意触碰的情况进行预防性护理,应当提前告知患者于家属约束自我行为的重要性,并嘱咐患者双手应当和导管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20cm以外。并且每隔两小时检查导管松紧度。同时还要注意本约束部位的皮肤颜色、温度、血液循环情况,在对患者上肢进行固定的时候,避免让患者的手接触到气管插管,并且确保每两个小时指导患者进行一次被动活动,从而加速患者被约束部位肢体的血液循环。
        1.2.4 镇静支持
        严格遵从医嘱对镇静剂进行合理支持,对于服从依从性较差、情绪激动,举止幅度大的患者要给与镇静治疗,以免中断治疗和给氧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护理人员要根据镇静评分标准来给与镇静,以此来避免因为评分标准不通过而降低镇静效果。其次要加强和值班医生的病情交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且进行准确的评估。
         1.2.5 加强气道湿化管理
        护理人员可以用湿化器对气道进行湿化处理,对于特殊病情的患者要严格使用一次性的湿热交换处理器,从而强化气道湿化的效果。同时镇静中的患者呼吸道不再进行纤毛运动,从而咳嗽消失或者降低,肺自洁的水平下降,导致肺部分泌物残留严重,加重了肺部感染和气道阻塞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通气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估,按照症状程度采取吸痰处理以及肺部物力治疗,从而确保患者呼吸道保持通常,避免因为痰液堵管而引发意外拔管。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定期对扣背排痰,调节呼吸机管道,避免意外牵拉器官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
        1.3观察指标
        最终统计对比组间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
       
        1.4统计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对比,应用t检验,百分比来计量,当P<0.05时,统计学结果有意义。
        2.结果
        2.1 组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情况
        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更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组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对比情况{n(%)}

        2.2 组间护理满意度
        加以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2 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情况{n(%)}

       
        3 讨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气管插管的过程中非有意的被医护人员或者患者拔除的意外事件,发生几率在ICU患者中占到了10%的比重,不利于治疗效果的达成[2]。首先护理人员要将气管插管的导管固定好对于患者无意触碰的情况进行预防性护理,应当提前告知患者于家属约束自我行为的重要性。严格遵从医嘱对镇静剂进行合理支持,对于服从依从性较差、情绪激动,举止幅度大的患者要给与镇静治疗。
        综上所述,给与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气管插管的安全性,提高护理依从性,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星星,董玥. 预见性护理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2):95-97.
[2]周玉会. 预见性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8(1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