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干预性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李洋
[导读]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分析其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分析其干预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6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时间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盆底肌康复锻炼,护理后比较两组健康信念等评分,对比两组尿控率。结果:两组各项评分与尿控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腺癌术后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可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癌;盆底肌康复锻炼;干预性护理;依从性
        前列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发于老年男性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步增加[1]。前列腺癌根治术是该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容易引发尿失禁等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加强术后盆底肌康复锻炼,以减少尿失禁并发症的发生,帮助其恢复控尿功能[2]。此次研究以我院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在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66例前列腺癌患者,均为我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之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3)中,年龄最小为33岁,最大为76岁,平均年龄(69.25±8.56)岁,Gleason评分为(7.19±0.65)分,血清PSA值(22.35±10.32)mmol/L;观察组(n=33)中,年龄最小为32岁,最大为77岁,平均年龄(70.12±8.46)岁,Gleason评分为(7.18±0.66)分,血清PSA值(22.36±10.33)mmol/L。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拔除导尿管1周时间后行常规护理,实施健康教育。观察组行盆底肌康复锻炼:①护理前干预:积极评估基本情况,并制定针对性康复锻炼方案,督促其按时锻炼;②心理护理: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随时询问其感受,以了解其心理变化,帮助其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忧郁、不安等,并关注护理方案中哪些部分患者依从性不佳,并做好调整策略,帮助其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③锻炼护理:每日督促其行康复锻炼,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锻炼方法与次数;④健康教育:为患者介绍康复锻炼方法,并帮助其正确掌握。康复锻炼方法:取患者侧卧位,用双手指蘸取石蜡(液体)轻插肛门,以肛门收缩有力为有效标准。引导患者自行锻炼,做会阴、肛门收缩动作,每次时间为5s,一组为10次,每日做3组,按照实际情况逐渐增加次数与时间,连续锻炼2周。
1.3观察指标
        (1)采用中国成年人健康信念量表评估患者健康信念情况,量表共有可控项目20个,标准化总分是100分,分值越高代表康复信念越好;(2)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康复行为,分值越高代表康复期望、效能水平越好;(3)以《morisky依从性问卷》为根据修订相关条目后,用于调查患者接受护理干预的依从性;(4)参照Lepor、Eastham等评估尿控率,术后每日食用少于1块尿垫,即为基本尿控。
1.4统计学分析
        相关数据均用软件SPSS21.0处理数据,分析过程中计量数据以t检验为检验方式,用(x?±s)描述,计数数据以卡方检验为检验方式,用百分数描述。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健康信念评分等数据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依从性评分比较(x?±s,分)

2.2组间尿控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尿控率93.9%(31/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7%(23/33),组间差异显著(x2=6.519,P=0.011)。
3讨论
        前列腺癌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男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潜在性患者经体检筛查被发现,但术后患者常会发生术后尿失禁问题,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3-5]。
        此次研究结果中,经不同护理措施后,观察组健康信念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与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提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盆底功能、肌肉组织恢复。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在于,观察组应用盆底肌康复锻炼可显著增强肛门收缩里,增加膀胱容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觉察到疾病改善效果,所以康复信念逐步增强,自我效能与依从性均明显增加。研究结果还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尿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在于,进行康复锻炼可使局部肌肉应激作用增强,防止术中受损的尿道括约肌出现局部缺血或瘢痕粘连。观察组经过盆底肌康复锻炼,使肛门肌肉对尿道、膀胱的支撑强度得到增强,同时增强尿道内压力,促进排尿反射、膀胱顺应性的提升。
        经以上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行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盆底肌康复锻炼,可显著增强盆底肌张力,减少尿失禁的发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慕天.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训练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208.
[2]郑素君.护理干预对老年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3,20(16):77-78.
[3]王丽艳,余美玲,黄玉婵.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盆底肌康复锻炼的干预性护理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9,18(6):18-20.
[4]袁腊春.规范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尿控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1):134-135.
[5]田孟真,马宏慧,阿丽亚·买提库尔班, 等.康复新液在治疗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护理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7):629-6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