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李丽飞
[导读]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评估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制定护理干预对策,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计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妊高症。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后,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发生贫血6例,无失血性休克。结论:导致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很多,对产妇健康存在严重威胁,一旦发生,应该积极做好治疗与护理工作,以保障产妇安全,改善其预后。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干预;贫血
        随着国内医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围产期保健工作质量不断提升,有效提高了产妇的安全性。但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产后出血的问题越发频繁。产后出血即分娩后2h内出血量400ml以上或分娩后24h出血量500ml以上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可能导致贫血、失血性休克等严重问题,甚至可威胁产妇的生命[1]。为此,临床必须对剖宫产产后出血加以重视,积极进行处理。我院在对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故现以2019年度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22例为对象,对其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计22例。纳入标准:(1)满足产后出血诊断标准;(2)认知功能正常;(3)护理依从性良好;(4)已经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不全者;(2)既往精神疾病史者;(3)其他分娩方式者;(4)不同意参与研究者。本组22例产妇年龄21~36(27.10±2.24)岁,孕周37~42(39.42±1.02)周,包括经产妇5例,初产妇17例。
        1.2方法
        采用容积法收集产妇的产道内出血量以及负压瓶内出血量,分娩完成后,将产妇送入病房中,以成人纸尿布垫在臀下,采用称量法进行出血量的计算。如果产后2h出血量大于400ml或24h出血量大于500ml,则判定为产后出血。对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并制定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2.结果
        本组22例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损伤、妊高症。所有患者在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后,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发生贫血6例,无失血性休克。产后出血原因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剖宫产产后出血原因分析表




        3.讨论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诱发原因很多,而就本次研究来看,主要原因如下:(1)宫缩乏力,该原因属于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在麻醉的时候如果选用卤化类麻醉药物或产妇为瘢痕子宫,可能导致宫缩乏力。在子宫肌纤维发育不佳、巨大儿、多胎等情况下,均容易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还有部分剖宫产产妇为自然分娩中转剖宫,由于其产程过长,也可能影响子宫肌肉纤维的收缩能力[2]。此外,剖宫产时切断肌肉纤维也可能导致宫缩乏力。(2)胎盘因素,常见包括植入性胎盘、胎盘粘连以及前置胎盘等,该类因素将导致分娩后胎盘附着位置不能顺利闭合,影响血窦关闭,故而导致产后出血。另外,在多次人流、子宫内膜损伤的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子宫炎症或胎盘异常,进而增加产后出血率[3]。(3)妊高症,该类产妇由于需要使用硫酸镁,进而可能导致产后出血量的增加。(4)凝血功能异常,在肝功能异常或者是缺乏血小板等情况下,凝血因子的合成将会受阻,影响产后凝血功能的恢复,进而导致出血不止。(5)软产道损伤,剖宫产时未做好软产道保护工作,也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为了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的风险,改善其预后,积极做好护理干预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来看,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孕期保健,术前做好对产妇的健康指导工作,加强产妇评估,积极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对存在焦虑、恐慌、紧张等情绪的产妇,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减少宫缩乏力的可能。对合并妊高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多胎、巨大儿等产妇,应该进行专案管理,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2)产程监控,做好产程、胎心、宫缩等情况的监控工作,在发生宫缩疼痛时,指导产妇深呼吸,并配合腹部按摩。第二产程应该做好会阴保护工作,对高危因素者应该在胎儿娩出后及时注射缩宫素,加快子宫收缩。对产程过长或情绪异常的准备,需要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性监控。而第三产程,则应该做好胎盘完整性的检查,及时发现胎盘因素而导致的产后出血。(3)产后监护,产后出血多集中在产后2h,在该阶段需要重点监控,每隔30min需要进行1次按摩,并指导产妇进行哺乳,促进催产素的分泌,加快宫缩。并让产妇与新生儿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缓解产妇的负性情绪。(4)产后出血的处理,在发生产后出血后,立刻查明原因,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但需要注意不可一次性补液过多过快,防止引发肺水肿。及时去平卧位,头低足高,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综上所述,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诱发原因很多,临床必须做好对产妇的监护与预防性护理工作,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刻进行处理,以保障产妇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雪.预见性护理在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量及降低出血率中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02):190-191.
        [2]倪美兰.对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01):278-279.
        [3]贾彩霞.剖宫产产后出血中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09):203-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