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全程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李静
[导读] 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与价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程护理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1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剩余115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行规范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不同护理工作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气胸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康复阶段采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同时降低气胸复发等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术后康复;全程护理;肺功能改善
        自发性气胸又称为原发性气胸,是气胸中的一种,一般是胸膜下微小疱或者肺大疱破裂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胸膜腔的气体强行改变患者胸膜腔的负压状态,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措施采取的,而如果观察到患者有明显的症状表现,则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1]。在手术治疗之后,康复期内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就术后康复的全程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内本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23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15例,男65例,女50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37.24±4.5)岁。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7.15±4.6)岁。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疾病类型相关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方式,内容如下:
1.2.2.1 病情监测:全过程严格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神志、胸部、腹部以及肢体情况,对患者的心律、心率情况进行监督,定时验收患者的呼吸和血压情况,观察患者有没有出现缺氧情况,如果出现相关体征则需要给予患者吸氧等措施的治疗。
1.2.2.2 管道护理:在管道使用中,需要检查管道密闭性,更换引流瓶的时候在需要规范操作,首先夹闭引流管,防止空气进入,严格执行规范的无菌操作。在引流管的护理过程中,保持水封瓶低于患者胸腔,并且定时挤压引流管以防止血块堵塞管口。引流管应该有效固定在床旁边,如果引流管出现从胸腔滑脱的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捏闭伤口,行规范消毒操作后封闭伤口操作,并且及时更换引流装置。
1.2.2.3 健康知识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引流相关知识,同时引导患者进行呼吸节奏的调节,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储备,同时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


1.2.2.4 心理护理:患者若存在负面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引导,包括语言鼓励、注意力转移、社会关系支持等。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FEV1、FVC、PEF。
        (2)气胸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不同护理方式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感染发生率较低,对比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FEV1(L)为(2.46±0.34),对照组(1.63±0.18),(t=23.136,P=0.001)。实验组患者FVC(L)为(3.35±0.54),对照组为(2.52±0.30),(t=14.408,P=0.001)。实验组患者PEF(L/s)为(2.88±0.59),对照组为(2.01±0.31),(t=13.998,P=0.001)。实验组患者气胸复发率为2例(1.74%),对照组为9例(7.83%),(χ2=4.678,P=0.031)。
3.讨论
        随着护理理念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当前护理方式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在各种疾病的治疗后康复阶段当中,以康复护理为代表的护理模式被广泛应用,而在自发性气胸的术后护理房中,应用全程康复护理首先将护理范围进行有效扩大,随后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气胸出现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随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常见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变化、管道管理因素、心理因素、健康知识因素等,根据这些原因针对性的给出了病情加强监测、管道优质护理、心理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等护理方式,有效的消除了患者可能存在的影响,保证患者康复过程,促进快速康复[2]。本研究中,不同护理工作实施后,实验组患者肺功能明显改善,气胸复发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康复阶段采用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加快患者康复的速度,同时降低气胸复发等并发症的出现,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林倩,王玉英,陈春雅.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3(1):122-123.
[2]张红艳;.康复护理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3(04):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