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Wexner评分和排便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康复护理运用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功能,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脊髓损伤、康复护理
在脊髓损伤中,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因为骶髓中含有排便相关的自主神经,在损伤脊髓的情况下,则破坏了直肠管神经与大脑之间的传导通路,使患者的神经信号无法向对应部门传递,破坏肛门排便和括约肌储存功能,从而降低直肠顺应性,以大小便失禁、顽固性便秘以及腹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1]。因此,本文对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84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年龄33-73岁,平均(54.6±13.6)岁,其中18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观察组年龄35-74岁,平均(54.7±13.8)岁,其中17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即给予患者简单健康指导;运用药物如果导、番泻叶等帮助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合理安排日常饮食,食用新鲜水果、蔬菜等。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对患者的日常状况进行关注,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和疏导,并且多给患者列举一些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积极配合治疗;②肛门牵张术。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操作者右手将手套戴上,将润滑剂均匀涂抹在中指上,在患者肛门中缓慢伸入,在肛门的3、6、9以及12点钟位置分别进行牵拉,促进患者将粪团排出,并且指导患者有节奏深呼吸,从而改善胃肠蠕动;③腹部按摩。餐后30min,给予患者腹部按摩训练,即取平卧位,操作者在患者右侧站立,单手握拳,对患者腹部进行下压前推,要控制好力量,使肠道活动增强;④肛门刺激训练。指导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弯曲膝部,使肛门充分暴露,操作者在患者肛门内插入食指进行环转指端刺激,15-20s/次,以患者耐受为基本前提,给予患者5-6次,直到患者放松肠壁,出现排便、排气反应;⑤开塞露不保留灌肠。在注射器中吸入开塞露50ml,连接长度为20cm的一次性吸痰管,伸入患者肛门内,控制好距离,一般为15cm,保留数分钟。
1.3观察指标
观察以下指标:①排泄时间。②满意度,即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者满意情况,有不满意、基本满意以及满意三个等级可供选择;③Wexner评分,包括五项内容,分别是生活方式、卫生垫、气体、液体以及固体,得分与失禁情况呈正比关系[2]。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组间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X2和t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肠功能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Wexner评分低,且排泄时间短,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项指标对比(x±s,分)

2.2两组护理满意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有研究发现,脊髓损伤可影响患者神经系统通路,使患者多个方面如反射、运动以及感觉等功能障碍,尤其是神经源性肠道神经系统,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机械性肠梗阻,具有较大的危害性[3]。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护理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与治疗效果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4]。在康复护理中,通过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和疏导,能够使患者正视自身病情,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并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排便训练,通过腹部按摩,能够增强胃肠道蠕动,刺激排便;利用肛门牵张技术,有助于粪团排出,使肠道排空阻力降低,并且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尽量在晚餐或早餐后进行,因为进餐后可降低直肠容量,增强直肠壁张力,从而促进直肠排空[5]。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时,再运用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肠道功能,缩短排便时间,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丹丽. 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神经原性结直肠机能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探究[J]. 结直肠肛门外科,2018,S2:315-317.
[2]关榴燕.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08:161-162.
[3]桑海燕,庞灵,张春苗,王月英.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直肠的康复护理新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5:3288-3290.
[4]何伯川,朱世琼,杨月婵,范小莉. 地震后脊髓损伤患者直肠功能康复护理[J]. 护理学杂志,2010,08:86-87.
[5]许燕杏.张瑞英.林玉芸.等.手指直肠刺激技术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肠道管理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