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晚期肺癌患者术后接受疼痛护理对其癌性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90例晚期肺癌患者, 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3.42±1.55) 分, 低于对照组的 (6.39±2.7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 (43/45) , 高于对照组的75.56% (34/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降低患者病痛折磨, 提高护理满意度, 效果显著。
关键词: 疼痛护理 肺癌手术 晚期 癌性疼痛 满意度 生活质量
肺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属于恶性肿瘤疾病, 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开胸手术是临床医治肺癌的主要方法。但是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心理以及生理均发生较大变化, 临床护理干预可对患者手术效果以及预后产生有利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晚期肺癌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对其癌性疼痛、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作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于本院行开胸手术医治的晚期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开胸手术;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关医治、护理干预。排除标准: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不配合研究工作患者。根据术后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5例。实验组中男女比例25∶20;年龄38~80岁, 平均年龄 (61.43±8.19) 岁。对照组中男女比例23∶22;年龄40~79岁, 平均年龄 (61.07±8.01)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即健康宣传、体征监测、药物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围术期疼痛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 (1) 疼痛护理:护理工作人员使用转移注意力法以及放松分散疗法给予患者进行疼痛护理, 减轻其病痛。嘱咐患者按照医嘱用药,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 舒适护理:给予患者应用正确呼吸方式, 同时进行胸壁理疗以及胸壁叩击, 并每隔6 h给予患者实施雾化吸入, 改善其气短、胸闷、咳痰、咳嗽等不良症状。将室内湿度、温度维持在患者感到适宜范围内。室内光线应柔和, 有助于患者进入睡眠状态, 必要时给予患者提供安眠药, 以便解决其失眠问题。 (3) 心理护理:护理工作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对其出现的悲观、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干预,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以便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对患者家属指导其言行, 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刺激, 确保患者情绪稳定。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10分表明患者疼痛强烈, 0分表明患者无疼痛感。分数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生活质量评分 (满分20分) :0分表明患者生活质量低;1~9分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较好;10~20分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护理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2]。
总满意度= (十分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3.42±1.55) 分, 低于对照组的 (6.39±2.7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 (43/45) , 高于对照组的75.56% (34/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所有癌症疾病中, 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其发病初期无明显不良症状, 且其不良症状与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 患者在确诊时已为中晚期, 使其医治难度大大增加[3, 4]。患者在肺癌晚期, 常予以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 此类护理方法以患者为中心, 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护理质量同时得到明显改善[5]。本研究中, 对实验组患者术后实施舒适护理干预, 主要体现在对患者进行认知干预、下床活动、康复训练等方面的护理干预, 取得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满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为 (3.42±1.55) 分, 低于对照组的 (6.39±2.71) 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实验组患者术后经舒适护理干预后, 可有效降低其癌性疼痛, 减轻患者病痛折磨。同时在本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肺癌患者在围术期其生活质量较低下, 患者长期承受心理及身体上的病痛折磨, 实验组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且在研究中发现, 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56% (43/45) , 高于对照组的75.56% (34/4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得结果和其他相关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 再次证实肺癌晚期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护理效果, 可行度较高。
综上所述, 肺癌晚期患者术后接受舒适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患者疼痛感, 护理满意度高, 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朱佳英.舒适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治疗肺癌患者手术期间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6, 1 (9) :129-130.
[2]谢晓霖.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肺癌患者焦虑状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10) :249.
[3]卢清丽.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7, 38 (8) :958-959.
[4]吉娟.舒适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7, 2 (4) :128, 131.
[5]马丽, 夏岩.舒适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 (36)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