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汪淑霞
[导读] 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108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1月龄时体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身长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3个月内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的身体发育,有助于降低患儿再住院率。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预后

        早产儿是指胎龄低于37周的新生儿,在我国早产儿发生率约为10%左右。早产儿由于身体各方面发育尚未成熟,出生后容易出现窒息、急性坏死性肠炎、非透明膜病等多种并发症,因此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1]。本研究将探讨分析个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和方法。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108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27例;胎龄为33~37岁,平均(35.26±1.06)周。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6例;胎龄为32~37岁,平均(35.21±1.11)周。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均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按时喂养,注意保暖。定时观察患儿各项生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患儿排便情况。遵医嘱为患儿进行相应治疗等。
        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指定工作经验丰富护理人员为责任护理,负责对相应患儿的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明确早产儿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要点,以及早产儿护理的相关危险因素。责任护士需要了解患儿早产背景、父母情况等,在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及时与患儿父母沟通。全面评估患儿护理风险,制定具体个体化护理方案。责任护士理论上需全程负责患儿的护理工作,在下班时,需要及时向值班护士交接好患儿具体情况,注意事项等,在接班时也需要主动了解患儿情况。患儿喂养、用药情况必须结合患儿具体情况进行。注意调节室内灯光,减少对患儿眼睛的光刺激。进入暖箱应用浴巾折叠后作为产儿包被,使用前在暖箱内预热,保持四肢中线屈曲位,颈下软垫,调节好暖箱温度。期间每30分钟观察新生儿状态,调整体位。定时为患儿进行皮肤清洁、修建指甲等。同时应轻声与患儿讲话、播放柔和音乐等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每天可以通过视频通话方式让患儿父母了解患儿具体情况,让父母与患儿进行交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1月龄时体质量、体长以及3个月内生病住院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体质量、体长情况
        观察组患儿1月龄时平均体质量为(2.96±0.41)kg、身长为(49.87±2.74)cm;对照组患儿1月龄时平均体质量为(2.71±0.44)kg、身长为(46.54±2.86)cm。两组比较:t=3.0547、6.1783,P=0.0029、0.0000(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儿生病再住院情况
        观察组患儿3个月内生病再住院8例(14.81%);对照组患儿3个月内生病再住院17例(31.48%)。两组比较:x2=7.8111,P=0.00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早产儿在临床上十分常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死亡率已有明显降低。其中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在降低早产儿死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早产儿护理不同于其他护理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全方位给予关心、照顾,才能充分体现其效果[2]。由于早产儿早产原因、孕周等相关因素不同,在其护理工作中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护理[3]。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1月龄时其体质量与体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3个月内生病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给予个体化护理有助于促进患儿身体发育,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患儿免疫力,预防患儿各种疾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美娟,孙倩.个体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51-1053,1057.
[2]张艳平,宗宁宁,张景荣, 等.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早产儿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5):206.
[3]刘红艳,赵雪婷,胡黛菊, 等.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J].新疆医学,2020,50(5):511-5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