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患者。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人;对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并且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脑动脉瘤;术后护理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由局部脑动脉壁囊性扩张引起的脑血管疾病,对脑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这种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1]。但这种疾病治疗会让患者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状态受到伤害,所以必须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以此来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循证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更全面的术后护理,本文将探讨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详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人;对两组都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进行循证护理。实验组35例患者年龄为55-90岁,平均年龄为(69.3±0.8)岁;对照组35例患者年龄为55-90岁,平均年龄为(70.1±0.6)岁。这样保证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和病情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即P < 0.05。
1.2护理方法
本院给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观察病情、指导病人饮食、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安慰等[2]。
给实验组患者提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1)成立一个由一名主治医生、两名资深护士和四名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组。要求每个组员必须熟知循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并且组长应给每个组员分配相应地负责工作,使护理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以此给患者更舒心的护理体验。2)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以往相似病例提出循证问题,系统查阅资料,包括网上资源和线下书籍,做出符合患者的最佳循证护理方案,以此达到更好的治疗措施。3)实际的循证护理措施:a.预防颅内再出血:在护理过程中时刻观察患者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若患者再次出血时护理人员应立刻对其进行脑保护,给予患者镇痛药等治疗。
b.预防造影剂反应:术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和家族遗传病史,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c.预防尿潴留情况的发生:正常情况下在患者术后24 h后拔掉尿管。如果患者排尿不正常,可用热敷的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促进患者排尿[3]。d.适当心理辅导:护理人员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出现消极的悲观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患者家属的帮助,一同疏导患者。e.出院后的护理延续:为患者做好病情档案,定期随访,保证患者身体的正常恢复。
1.3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的肢体机能评估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分为三个等级:恢复优良,恢复较好,恢复较差。身体恢复情况良好率=(恢复优良+恢复较好)/总和。
1.4统计学方法
本院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该研究数据。计量数据以(±s)表示,以t,x2检验;若P<0.05,则数据存在差异,即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恢复优良有25人,恢复较好有7人,即身体恢复良好率为91.42%,对照组患者的身体恢复优良有19人,恢复较好有11人,即身体恢复良好率为85.71%。实验数据表明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恢复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对脑动脉瘤患者采取介入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是这类手术很有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等并发症[4]。医生就如何给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术后护理而进行深入探讨。现有的措施大多只是单一的从护理人员或患者的角度提供相应护理措施,并未做到两者兼顾。而循证护理则是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角度一同出发去制定符合患者意愿且符合常规护理操作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燕佳,方玉妙,张晓琳,陈晓娜.循证护理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9(17)3:310-312.
[2]陶惠芳.循证护理干预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4:59-60.
[3]路莉莉.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病人的心理行为护理方法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19(4)42:72-72.
[4]曹静.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