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王爽
[导读]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取康复护理时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采取康复护理时的影响。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月,纳入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3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予以康复护理;另将剩余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常规方式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14%、82.35%,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在采取康复护理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可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生活质量

        在当前社会中,随着居民工作压力增加,职场中的工作量增大,这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攀升,且发病人群朝年轻化进展[1]。该病通常会引起患者腰椎间盘变形,从而对马尾神经造成压迫感,诱发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极大。目前在治疗方面,手术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项措施,但是在术后为了提高康复效果,必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康复训练。因此,本文对康复护理展开深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0年1月,将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将剩余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7:18,年龄区间为26~68岁,平均(42.35±1.8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9:15,年龄区间27~69岁,平均(42.33±1.69)岁。对以上资料展开比较,数据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患者经病理学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资料完整;患者具备自主判断能力;我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患者在护理期间病况恶化;合并严重脏器疾病;反对此次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主要为病房卫生打扫、体征监测,根据患者康复状况,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具体为:(1)专科护理。在手术结束后,需要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一般每间隔一小时对体征做一次测量,期间关注患者的不良反应;例如呼吸变化出现异常时,应当立即报备医师。此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感知能力评价神经功能康复程度,对肢体运动能力做专业评价。(2)疼痛度护理。由于手术结束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现象,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辅助患者调整体位,帮助他们提高卧床期间的舒适度;同时也可以播放舒缓音乐,转移患者注意力。但是疼痛度如果严重时,应当采取药物干预。(3)肢体训练。在康复训练中分为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术后一周内,主要训练患者下肢功能,可通过被动抬腿活动提高腿部肌肉,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第二阶段为术后一周到三周期间,可以引导患者下肢做踩车式蹬腿训练,提高腰椎稳定性,同样也能防止长期卧床诱发的肌肉萎缩。第三阶段为术后三周,约束患者每日必须完成规定的步行步数;卧床期间通过飞燕式支撑法锻炼腰背肌肉,提高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以SF-36量表评价生活质量,内容为饮食、情绪、交流、肢体四项,得分高者说明质量越高。
        护理满意率分为满意:患者十分满意此次护理,期间与护理人员沟通密切,遵从指令。良好:基本满意护理工作,期间无不满情绪。一般:护理过程基本顺利,但护理结束后患者提出建议。不满意:患者对护理的评价极差。护理满意率=[(满意+良好+一般)]/n*100%。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计算,生活质量以表示,t检验,满意率以检验、%表示;P<0.05时有差异。
2 结果
        2.1生活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饮食、情绪、交流、肢体四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差异,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当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疾病,尤其对于生活质量的损伤极为严重,在临床中呈现出高发趋势,难以遏制[2]。对于该病,除了采取有效治疗外,专业的康复护理措施同样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术后康复而言,具有十分直观地帮助[3]。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组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7.14%、82.35%,数据有差异,P<0.05。具体分析为:首先采取专科护理,术后观察患者体征变化状况,尤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当立即报备医师,同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做评估,以制定后续的康复运动计划[4]。其次,在疼痛度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疼痛状况进行干预,例如疼痛度较轻时,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5];而疼痛度严重时必须以药物控制。最后采取康复训练时应当分阶段实施,在第一阶段时主要以被动式的肢体活动为主,防止患者肢体肌肉老化;第二阶段时可以采取简单的床上运动,例如踩单车式蹬腿运动,提高腿部肌肉[6];第三阶段时则为站立步行训练,或在卧床期通过飞燕式支撑法锻炼腰背肌肉,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在采取康复护理时,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而言,可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明珍,王伟风.微课健康教育联合松静诱导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负性情绪与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13):1789-1792.
[2]万云,顾海燕△,高红,等.围术期多层次护理需求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9,32(07):127-130.
[3]黄益军,陈群梅,吴凤,等.中医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症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9,030(003):399-401.
[4]张岚,田翠霞,张苏娟.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舒适性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4):3668-3670.
[5]俞梅,覃应莲,牙爱萍,等.基于微信的中医护理技术延续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9,33(004):679-681.
[6]周玲娟.多元化健康宣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理状况及复发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9,034(007):651-6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