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临床护理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徐蒙蒙 李红梅 陈慧
[导读] 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分析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4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分别对其实施普通护理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肝胆手术;胆瘘;综合护理干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

        对于肝胆疾病患者而言,临床多对其实施手术治疗方案,但是手术风险性较高,一旦在手术过程中操作失误或者多次胆道手术,将会加剧患者术后发生胆瘘的危险性[1]。胆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是指术后患者体内胆汁没有完全从胆总管渗入肠腔,导致胆汁通过胆道破损处渗入腹腔、腹膜,最终引发胆瘘。一旦发生胆瘘,患者则会出现右上腹部疼痛现象,这严重降低了整体手术效果,且很多患者在发生胆瘘后都会合并营养不良、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会造成死亡[2-3]。为最大程度防止胆瘘患者合并相关并发症,缓解临床症状,临床应给予其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在我院接受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40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肠吻合术10例、胆总管结石探查术8例、胆囊切除术2例。观察组:肠吻合术11例、胆总管结石探查术8例、胆囊切除术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详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资料(n=20)





1.2方法
        对照组:普通护理。观察组:①首先,成立综合护理团队,由主管护师来负责每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综合护理干预理念,并通过情境模拟教学方式来将护理人员病情观察能力、护理操作能力进一步提升。同时,护理人员应汇总以往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胆瘘的主要原因,并制作风险评估量表,由主管护师审核后方可应用在患者护理工作中。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借助风险评估量表来将患者划分为低、中风险、高风险两组,结合其实际情况来拟定适宜的护理措施,以使整体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此外,护理人员要尽量采用患者所能理解的语言,来向其讲述胆瘘相关知识,直至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疾病。②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定期监测腹部体征,及时记录引流管相关信息,在对患者进行腹腔冲洗时,为防止胆汁对其腹膜造成严重刺激,应接负压吸引。同时,应多查看患者手术切口,并询问患者有无出现不适,如出现渗液、红肿等现象,需及时上报医生,并对症处理。很多胆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焦虑、烦躁、紧张等不良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其对后续治疗的配合程度,如果不良心理长期存在,则会对其神经系统功能造成影响,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护理人员要随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并多与其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指导其体察自身情绪,适当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以消除患者内心顾虑,使其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③严格遵照医嘱给予患者抗生素、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以控制胃液、胆汁的分泌,从而促进胆瘘愈合,但在对患者用药前,护理人员务必要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并向其讲述药物治疗原理与常见的不良反应。用药后,护理人员需及时记录患者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症处理。如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护理人员应叮嘱家属为其准备清淡、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并逐渐向半流质食物、正常食物过渡。患者术后一旦发生胆瘘,则会合并发热,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测量患者体温,如体温不超过38.5℃,则可给予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超过38.5℃,则应在此基础上,遵照医嘱给予布洛芬、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除此之外,可适当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训练,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以防止长期卧床发生相关并发症。
1.3观察指标:拟定患者满意度问卷与疾病知识问卷,患者满意度问卷评分范围0-100分,总分越高,患者满意度越高,疾病知识问卷包括饮食知识、用药知识、自我护理知识,每项满分20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及疾病知识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患者并发症发生率[n=20,(%)]

3.讨论
        手术是治疗肝胆疾病的主要方式,虽说治疗效果显著,但手术是一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合并多种并发症[4]。胆瘘作为肝胆手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果发生胆瘘,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也影响了整体手术效果,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为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回归于正常生活中,在对其实施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相关护理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护理干预目的为保障患者治疗效果、提高其住院期间身心舒适感、优化护理流程,相对于普通护理而言,综合护理干预每一项护理流程更为精细化,且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对其进行护理服务,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使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呵护,这不仅促进了患者生理、心理功能恢复,更是构建了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避免发生护理纠纷事件。在本文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为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艳辉.肝胆术后胆瘘的动态监测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9):133-134.
[2]江程.对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2):55+62.
[3]殷登琴,张丹,杨秀伟,等.肝胆手术后发生胆瘘患者的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6):257-258.
[4]王成慧.肝胆手术发生胆瘘的护理方法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5):189-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