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对护理干预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回顾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了新发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治疗的124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护理前后ADL、QOL评分。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ADL以及QOL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期间,使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字:护理干预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患者 护理 临床 效果
前言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的临床症状非常多样化,如果不对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124例患者为对象,对护理干预在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回顾了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进行了新发疾病呼吸道传染病治疗的124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34例和28例,患者年龄在25岁至78岁间,年龄的平均值为(49.82±4.75)岁。观察组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分别有41例和21例,患者年龄在27岁至80岁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0.15±4.44)岁。患者资料没有意义,可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的护理方式为:1、隔离杀菌:严格隔离所有患者,疑似患者也必须要待在制定的隔离区域内,医护人员进入到隔离室时必须要穿戴好隔离服,消毒隔离室环境[1]。明确划分好隔离区。2、健康教育: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教育,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叮嘱患者保持良好积极的生活习惯。3、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必须要多于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存在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对患者精神需求进行满足。4、疾病监控: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关注,对于痰液比较多的患者必须要对其进行祛痰以及抗感染治疗,不可采取中枢镇咳类药物。呼吸衰竭以及血氧情况比较低的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机械通气[2]。高热的患者则使用物理或者药物降温。5、合理用药干预:对药物进行合理使用,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方式。6、缓解期护理:持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让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叮嘱患者使用热量高、维生素高以及蛋白质高的食物。7、康复期护理: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恢复期护理的重要程度,让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对其病情进行定期评价,依据评价内容对护理内容进行调整[3]。
1.3观察指标 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对患者生活情况进行评价,患者的ADL以及QOL评分越高代表期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数据处理使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表达和检验方式为x±s和t检验,计数资料表达和检验方式为%和x2检验,P<0.05说明组别数据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工作前后ADL以及QOL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ADL以及QOL评分没有意义(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ADL以及QOL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具体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工作前后ADL以及QOL评分对比(x±s,分)
3讨论
众所周知,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危害非常大,且具有强传染性,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现阶段,对于该疾病临床中大多采取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措施进行治疗,但是因为患者存在差异将会导致其症状也不同[5]。对该疾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为患者提升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本次研究中,回顾了124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比两个组别患者护理前后ADL、QOL评分后发现,护理后,对照组患者ADL以及QOL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
总而言之,在护理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期间,使用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学红.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2):26-27.
[2]杨相宜,赵雪,金春玉,逄冬,杨月莹. 113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危重患者的护理干预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06):88-89.
[3]陈小娟.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采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0):130+132.
[4]付春郁. 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感染控制及护理[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06):87.
[5]庞随香. 护理干预对急性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0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