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和疼痛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原则分2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与SDS评分,以及疼痛与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护理前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的二类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二组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围术期患者实施心理和疼痛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甲状腺疾病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等,大多需行手术治疗[1],而手术治疗作为一种应激源,容易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患者往往担心手术会损伤血管、神经,以及术后疼痛和切口瘢痕影响美观,心理负担较重[2],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抑郁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恢复效果。因此,围术期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减轻术后疼痛至关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研究区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排除患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患者与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随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3例、28例,年龄在26-77岁,平均年龄(44.25±2.56)岁,其中行甲状腺微小癌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8例、甲状腺腺瘤腺叶切除术14例;观察组: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11例、30例,年龄在24-73岁,平均年龄(43.98±2.40)岁,行甲状腺微小癌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6例、甲状腺腺瘤腺叶切除术19例。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在术前提醒并辅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协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体温、血氧饱和度、血压等体征并记录,做好出血、手足抽搐等并发症的预防及准备,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24h内尽量避免颈部活动,床头准备气管切开包、无菌手套和吸引器,做好呼吸困难等的急救准备,术后6h可给予温软流食逐步过度到半流食,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并练习颈过伸体位、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甲亢患者继续遵医嘱服用复方碘剂。
1.2.2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表达诉求,消除其疑虑,现身说法介绍手术成功案例,使患者了解且相信手术具有较高安全性,并告知良好情绪对治疗恢复的重要性,针对心理负担过重患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②疼痛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减痛方法,如呼吸法、注意力转移法等,指导患者进行体位训练,以避免体位不当引发疼痛;术后通过聊天、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分散疼痛,指导患者学会深呼吸、肌肉放松、冥想等,必要时合理服用止痛药,指导患者掌握体位变化的技巧,以减缓体位改变引发的疼痛。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SDS评分(抑郁量表)评定护理干预前后二组患者相关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状态越差;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评分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运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护理前均呈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对比(分)

2.2两组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接近,P>0.05,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的改善幅度更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目前,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方法。然而,无论手术类型如何,它都是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激反应的来源[3]。与普通人相比,由于甲状腺手术的切口位于颈前,加之术区内有食管、大血管、甲状旁腺,以及喉返神经等重要解剖结构,患者往往担心术中损伤重要解剖结构和术后疼痛,尤其是女性患者还担心切口瘢痕影响美观[4],甲状腺疾病患者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另外,甲状腺疾病患者对医院手术室的不熟悉以及手术过程中产生的孤独感会加重这种负面情绪,并引起生理应激,不利于手术开展和预后[5]。通过围术期术前、术中和术后全过程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情绪心理,帮助患者减缓心理负担,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采用心理护理以及疼痛护理。数据显示,观察组的SDS与SAS评分、疼痛及睡眠质量情况相较观察组更好,P<0.05。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及疼痛护理能够收获更佳的临床效果,提倡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焦杰.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和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6(03):191-192.
[2]何永芬,蔡晓,梁洪敏.甲状腺癌患者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07):115-118.
[3]陆瑶瑶,齐秀丽.优质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围术期中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102-103.
[4]刘博.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7):359-360.
[5]李文晓.甲状腺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9,25(0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