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于2019年1月开始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管理过程中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选取2019年1—6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500例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7—12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500例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预防外科手术,其治疗范围和患者年龄分布非常广泛,复杂的发病原因,以及有些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险和紧迫,并且周转的速度较快。在患者及其家属对于高质量的护理要求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护理任务过重,逐渐导致其护理工作压力的增加,因此,在护理的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护理风险的因素,这些护理风险因素存在可能导致患者各个方面的损害,使得护理效果的下降,从而更进一步地引起护理工作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矛盾,造成其医疗纠纷。有效地预防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让护理人员正确地了解护理风险,提高护理风险意识,提前做好护理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安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院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管理过程中融入了护理风险管理,将2019年1—6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500例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7—12月间(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500例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患者作为对照组,以上患者对该次研究已经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中男295例,女205例;年龄为19~70岁,平均(42.13±5.54)岁;包括颈部疾病87例、胃肠疾病134例、腹部急症112例、肝胆胰脾疾病98例、其他69例。对照组中男290例,女210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43.45±5.69)岁;包括颈部疾病84例、胃肠疾病137例、腹部急症107例、肝胆胰脾疾病104例、其他68例。
2护理方式:
对照组采用预防外科手术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手术前应该先协助患者完成各方面的检查,手术之后应该做好交接工作,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组采用的是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具体的实施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多数护理人员由于法律知识欠缺,风险意识不强往往容易忽视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对于一些可能引起纠纷的情况未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处理非常棘手;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共同开展讨论会,结合以往临床护理经验,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完善预防外科手术病房规章制度,增强管理力度,创建完整的相关急救方法,比如对患者出现的烫伤,这床儿道感染以及堵塞等情况进行提前设计好预防方案,并编制相关的护理常规流程,减少护理人员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盲目性现象。 2.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水平,提高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度和护理操作水平,对护理人员开展定期护理技能培训,其制作水平基础操作护理措施以及专科等相关方面予以相应的培训,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文书规范书写等。要求护理人员能够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并与医生病历登记进行核对,这样能够整体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保证患者的安全。
可以用考试或者竞赛等相关的途径,提升护理人员的知识熟练度。
2.3合理排班。实施弹性排班制度,将高年资护士以及低年资护士进行配合,根据患者数量进行弹性排班,确保高峰时间段人手充足。低年资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可由高年资护士进行指点、讲解,提升护理质量,尽最大程度预防护理风险,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加强病房巡视,特别关注患者导管应用情况,避免出现导管错位、脱落等意外事件。
2.4环境管理优化。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对病房环境进行优化。行动不便者可设置护栏,防止患者意外跌落;保持病房地面干净、干燥,湿滑处设置警示标志,防止患者意外跌倒;定期进行消毒、清洁,开窗通风,预防交叉感染。
2.5增强安全意识。科室内部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指导科室护理人员主动学习相关法律以及规章制度。小组定期对病房护理工作进行抽查、督导,明确责任,加强病房安全隐患预防。
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采取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问卷为0~100分,满意:85~100分;较为满意:70~84分;不满意:69分及以下。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4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讨论
很多预防外科手术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才能根除病灶,但手术治疗属于有创治疗,多数患者术后需要承受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剧烈疼痛,会对预后以及术后恢复产生影响[3]。同时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风险因素,可能会导致护理风险,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需采取一定措施予以控制。
该次研究当中,研究组采取了护理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对照更低;研究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这表明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过程中融入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护理风险管理由护理风险小组负责,小组针对以往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方案,消除潜在性风险因素[7]。通过定期培训,不断增强病房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以及护理技能,从源头上控制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病房环境优化,尽可能消除病房中相关安全隐患;通过排班优化缓解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使其能够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护理服务当中,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差错。
综上所述,在预防外科手术病房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让患者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张玉慧.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预防外科手术手术患者切口感染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0):11-12+15.
[2]常辰辰. 分析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C]. 上海市护理学会.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上海市护理学会:上海市护理学会,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