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减少线损条件下输配电技术的创新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9期   作者:孟夏萍
[导读] 众所周知,在电能输配环节中会发生不合理的损耗,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线损问题。本文基于必须减少线损的前提条件下
        摘要:众所周知,在电能输配环节中会发生不合理的损耗,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线损问题。本文基于必须减少线损的前提条件下,加强输配电技术的创新,提高电能的整体使用效率,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减少线损条件下;输配电技术;创新
        1 电力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
        1.1分线路建设不完善
        为了满足群众的用电需求,在建设电网时,许多地区都配置了供电线路。部分农村区域为了节省分线路建设的成本,一般都是自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使用一些质量不高的电线,导致使用过程中线路的输送效率非常低,无法满足群众基本的生活需要。另外,除了影响人们的用电效果,这种低质量的线路还会增加漏电、火灾等事故的发生几率,给电力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同时增加了维修成本,不利于输配电技术的和谐发展。
        .2电力荷载运转不均衡
        当前城乡对电力需求量不断扩大,导致电力输配过程中并没有进行合理的调配,造成乡镇区域电能输送过剩。这些区域也没有出现相应的无功补偿设备,而是采用一些负荷比较大、输出功率比较低的设备,很容易导致电力荷载不均衡的问题,造成变电站无功运行,产生严重的电能浪费。
        1.3电网设施配置
        考量我国电力系统建设历程,诸多电力企业并未充分考虑电网设施的配置问题。例如,大部分电网均设置在农村,对于变电站等设备而言,相应的保障半径较大,且供电线路较长,使线损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探析变电设施布局情况,尚且存在供电线路较多问题,进而加大了线路损耗量,相应的维修难度较大。
        2 低线损目标下输配电技术创新举措
        2.1推广动态增容技术
        动态增容技术是一项可以提高输变电各方面性能的技术,它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可以提高线路输送能力的电网技术、各种补偿措施以及线路建设技术等。动态增容的实现前提是对输配电线路输送能力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针对不同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应对和处理,使输配电线路的整体性能大幅度提升,在这一前提下,线路的损耗自然会随之降低。在低线损目标下,可对该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利用线路客观存在的条件,并在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线损。
        2.2 实现输配电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行业大力引进输配电智能化技术,其中就包括柔性输电技术及动态增容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关于柔性输电技术,属于输配电智能化技术,该技术的应用需要借助相应的电力传输设备,其特点就是提供快速而连续的电压控制。相较于传统的电力控制系统,柔性输电技术及设备不仅规避了相应的系统缺陷,还可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效率,并强化供电过程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关于动态增容技术,属于输配电智能化技术,该技术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条件之上,对线路中隐藏的容量可进行有效地利用。由此,对于输电线路而言,供电企业以动态增容技术为依托,可进一步增加线路的整体容量,使输配电效率大幅提升。近年来,输配电智能化技术研发及应用进程加快,柔性输电技术及动态增容技术这两项技术均是新兴的科技成果。针对输配电技术现存的问题,供电企业可依托以上两种输配电智能化技术,对输配电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造及完善,进而达成降低线路损耗的目标,并提升输配电过程中的实际运行效率。
        2.3大力发展配电自动化技术
        随着配电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监测技术水平不断完善,输电线路整体运行状态得到了全面的增强,例如线路覆冰检测、绝缘子污秽监测等技术能够帮助检修人员快速处理电路中各种问题,避免出现因为绝缘子污秽导致绝缘效果下降等情况。


而且也可以实现线路偷盗监测、温度监测,最大限度上减少电路损耗,避免偷电窃电的行为,也能够为偷电窃电行为的判断提供相应的标准,帮助电力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水平,保证供电的整体可靠性。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测,也是整个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系统能够对配电数据进行实时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还能够对数据进行自动化的分析确保互联网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水平。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还具有一定的自愈能力,可以及时发现配电线路中产生的故障问题,尽可能的减少对用户的影响,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2.4加大建设力度,合理分布变电站点
        变电站点分布不合理是造成配电线损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区域内的变电站不是过度集中,就是过于分散,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很容易造成线损,使输配电过程缺乏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此,应该从完善变电站点分布入手,尽可能的缩小变电站的供电半径,特别是对一些人口集中的区域,应该增加变电站的数量,这样能够分散输电压力,优化电网结构建设。电力企业可以选择一些试点区域,通过合理布局变电站点的分布,测定输配电技术应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总结建设经验,在其他区域内进行推广,以此优化电网结构的分布效果,提高服务质量,解决线损问题,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5健全监测制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配电技术水平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实时的监测技术方面上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在输电线路的监测技术方面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线路覆冰监测技术、绝缘子污秽状况监测技术、线路偷盗监测技术、导线温度监测技术等研究与应用。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与当下的水平,还应该在充分利用先进设备以及技术的基础上,积极的改善监测制度,将监测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监测制度变得更加的全面化。在输电线路上的监测上做到多元素和全方位的监测,及时的发现出现的故障并在第一时间发出灾害出现信息,让故障能在第一时间被修复和恢复,让供电的可靠性得到提高。
        2.6 状态监测技术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创新,实时动态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通过状态监测技术能够确保输电线路状态建设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从目前来看在线路监测技术应用的过程中,通过对线路覆冰监测线路防盗监测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保证线损的消耗明显下降,而且还能够保证线路运输的安全,另外必须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和诊断技术,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实时监测系统,快速准确的对故障信息进行定位,提高线路供电的可靠性。
        2.7引入柔性输电技术
        所谓的柔性输电技术具体是指对各种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如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技术、通信及控制技术等等,是对输电进行灵活、有效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该技术可以使电能的传输损耗大幅度降低,并且还能减少电能的传输成本,有助于输电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大量的实践表明,在长距离输电线路中,线损率较高,而在此类线路中,对柔性输电技术进行应用后,线路的输电能力可以增大到接近导线的热极限,不但使线路的利用率得到提升,而且通过对电阻变化的实时控制,减少了电流通过的阻力,使线损显著降低。
        结语
        由于当前能源资源消耗日益严重,必须要加强对能源资源的节约利用,而电能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煤炭资源等所以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节约电能损耗的问题,保证电能的整体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于亮 . 减少线损条件下的输配电技术创新 [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226-227.
        [2] 陈建华 . 低线损目标下输配电技术创新分析 [J]. 工程技术研究,2017(09):53-54.
        [3] 马钊 , 焦在滨 , 李蕊 . 直流配电网络架构与关键技术 [J]. 电网技术 ,2017,41(10):3348-3357.
        [4] 刘瑛华 . 智能化低压配电技术的发展 [J]. 电子制作 ,2017(04):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