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9期   作者:苗海东 关建华
[导读] 传统配网运检管理存在不少缺陷,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
        摘要:传统配网运检管理存在不少缺陷,如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管理体系不完善、数据信息获取及使用管理不到位等,导致实际管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新时期发展要求。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应当积极构建“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保障配网运检质量与效率,为配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供可靠保障。本文将简单分析构建“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就相应构建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
        引言
        我国居民的生活离不开日常用电,电力配网就成为了承载居民用电安全的基石。这时,居民用电安全的重任就落实到我国电力企业身上了。在我国各个电力企业中,都将电力配网纳入重要的工作内容。电力配网的运维管理是重要的核心部分。当今我国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现状差强人意。在电力配网运维管理中出现了设备不够完善和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的情况。这种运维和管理方式的单一,大大打击了电力运维行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1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现状
        1.1电力配网基础设施落后,低压问题层出不穷
        为了使我国电力配网技术得到提高,我国对此推出了大量的扶持政策。针对电力配网技术的需求,引进了一批高科技,高质量的电力设施。但是由于我国电力配网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这些设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电力的构架中也出现了结构单一的情况,这在电力的制造与运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这种情况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电力配网的电压过低,大面积的停电。这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用电的高峰期,这种弊端的影响会随之增大。在电压过低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电力问题,这明显的增加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更严重的会使电力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1.2电力配网管理方式单一,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电力配网大多数都采用较为单一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工作人员难以第一时间对电力配网进行检测和预防。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发生问题之后,在进行维修工作。这种抢救方法难以找到出现事故的根本原因。从而无法对故障原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预防。这种处理问题的表面化,直接造成了电路故障的多发性,长此以往,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用电。这不仅仅对我国电力配网的发展造成了影响,还对居民和工作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留有了隐患。
        2新时期“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2.1深度探究互联网技术在配网运检管理中的应用
        对互联网技术在配网运检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能够为“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支持。互联网技术在配网运检中的应用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设备巡视管理、缺陷管理以及故障抢修等,更与相应的运检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信息传输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RFID技术、GPS技术等的存在,能够帮助运维检修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更加及时、全面而精确地获取配网运行信息,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检测,快速找出配网运行缺陷并进行维修,有效保障配网运行安全及稳定。电力企业应当积极投入足够资源支持互联网技术在配网运检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对运维检修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他们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配网运检及管理,充分发挥技术作用。而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力企业还应当不断探索最新互联网技术在配网运检管理中的应用可行性,持续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深化互联网技术与配网运检的深度融合,为“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


        2.2注重10KV及以下配网电线杆位置的科学管理
        10KV及以下配网的基本组成是由电线形成,然而电线在远距离传输过程中又是借助电线杆的,所以做好电线杆的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显示意义。落实到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在电线杆的位置处,两处电线杆的距离要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状态,不能过于长也不能过于短,一定要寻找到适当的距离,因为这样既可以更加合理的展开电能的传输,同时也能确保10KV及以下配网线路的安全性。对于电线杆的掩埋问题来讲,所选择的位置不应在潮湿松软的泥土当中,而应当在下面浇筑混凝土,提升电线杆掩埋的稳固性。除此之外,电网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注重电线杆的高度,目前所内市场上的电线杆规则并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在选择电线杆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来,要确保所架立的电线杆不会对交通运行造成影响,尤其要主要电信杆的经济评估工作,这不仅是出于成本考虑,更是出于对线路安全性的考虑。
        2.3应用于配网的安全管理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电力行业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安全的角度上来看,电力行业也属于高危职业,在配网建设、运维等工作过程中,均存在着较高的安全隐患风险。据相关报道,每年因配电网故障引发的安全事故中,均会涉及到工作人员的伤亡。因此,配网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一项重点内容。在配网运维中,电力企业应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加大对配网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其从意识上认知到配网安全的重要性,根据配网系统的实际结构以及运行情况,对工作的实施方案进行合理地规划。此外,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水平,对以往的配网运维工作进行总结,明确配网运维的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针对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在配网运维中进行规范性的操作,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加大作业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避免突发事件的出现,应提前制定好紧急预案。
        2.4运用科学技术对故障问题展开排除
        展开10KV及以下配网线路检修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在电网发生事故之前提前将故障问题排除完毕,然而绝大部分的电力公司仅仅只是单纯的派遣人员检查线路的问题,也就并没有将问题展开及时的处理。这种处理方式仅仅属于表面工作,维护技术人员只是凭借自身的直觉,以及以往的经验对线路故障问题展开判断,此种方式并不能非常准确的说明电网运行的实际状态。所以,要想从本质上做好10KV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的质量,那么也就需要借助科学的仪器仪表展开测量,如此才能更好的做好检修工作。相关电网运维检修工作人员应当明确的是,目前一些仪器仪表是较为先进的,往往连一些细小的误差都能够准确的分析出来。运用这些先进的仪器仪表不仅能够对电网展开更加准确的检测,同时在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非常的简便安全。之所以10KV及以下配网运维检修操作能够更加安全,是因为这些先进的仪器仪表都是借助绝缘等措施展开保护工作的,因此运维检修工作的安全性能非常高。
        2.5提高客户满意度
        在构建“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时,电力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化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一方面,企业依靠实时共享监督与故障研判机制对配网运行故障进行快速检修处理;另一方面,企业为客户提供反馈平台,既能通过客户有效掌握配网运行的不足之处,也能进一步提升检修抢修效率。电力企业应当进一步简化抢修流程,在客户上报故障但在运检管理中并为发现故障的情况下做好记录,及时处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配网运维管理仍然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存在着一些无法忽视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增大对电力配网运维设施的投入有着必要的作用。随着居民用电量的提高,我国电力企业也要加快自身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够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与此同时,也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发展。为了使居民的安全用电得到保障,电力企业要为居民提供更优质化的服务,这也是电力配网运维管理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蔡明宪.移动互联网技术在配电运检专业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6,23(1):7.
        [2]邹洪亮.县级供电企业“互联网+”配网运检管理模式的构建[J].现代制造,2017(21):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