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得到了良好发展。针对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运行和维护过程变得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电网对人们的生活具有巨大作用,不仅能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电力能源,还能促进能源减排与消耗。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技术;系统规划;应用研究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我国各个行业结构和内容的变革。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位置,智能电网的完成得益于智能技术的发展,促进智能配电网的形成。智能化配电网是以先进的电网运维技术作为基础的,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智能配电网的真正实现,使其保持在平稳、持续运行状态中,充分发挥智能配电网的功能和作用。
1智能电网内涵
智能电网是指以信息通信技术发展为基础保障的、集中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电网系统集成建设。智能电网具有比传统电网系统更加显著的优点,比如超强的自愈能力、超高的安全效果和超完整的兼容性,随着电力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专业化发展,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研究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内涵对于更好的应用电力技术提供了支持方向和政策保障。
2电力技术的应用原则
2.1安全性原则
智能电网为千家万户进行源源不断的电力输送,其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安全原则,包括:电力用户用电安全、应用过程安全、电力工作人员自身安全等。
?2.2科学性原则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传统电力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对于智能电网运行的严格要求,因此更加智能化、专业化的电力技术需要被逐渐应用到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和效果。
2.3规范性原则
电力技术应用过程必须按照国家电网相关运行规定和要求进行,并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开展多方面的应用,比如智能电力通信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维护等。
3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
3.1发电环节智能电网的应用
发电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发电方式具有多样性,如利用自然资源的风力发电,潮汐发电,传统的火力发电,以及较为先进的核能发电,如何整合转化储存多种发电方式的提高电力系统的发电效率和使用效率是智能电网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电力技术和电力系统规划的重要任务。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对信息的处理,调整电力的供给,真正的实现供电和发电的供求平衡,提高电力资源的能源利用率。
3.2 智能电网在配电上的应用
①稳定的配电线路检修效果。应用电力技术能够帮助检修人员从配电网运行实际出发,加强线路检修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数据交流,保障工作人员及时修理线路故障,提高配电网的稳定性,并逐渐形成统一的流程化线路检测信息流程,为配电网运行和维护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②自动化的配电监控应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将配电网中发生的运行和维护故障输入到电力技术系统中,电力技术能结合丰富的互联网知识储备对配电问题进行分析,快速的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发现存在的异常,做到防患于未然。电力信息通信监控技术具有智能化、信息化和可视化,大大释放了人力,为电力企业节约了人工成本。③高效的配电变压器保护应用。变压器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电力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配电网变压器中。首先对变压器进行评价,电力技术运用安全防护知识来评价变压器的运行情况,对变压器进行故障诊断,从而提高相关电力设备运行效率,还能节约电力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运行成本,促进标准化、集成化和精细化的智能配电系统形成。
3.3高速实时通信技术的应用
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信息的高速实时通信,形成一个具有实时动态信息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对电网的智能管理,对整个电网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实时了解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电网的输电量,用户量,用电量做到实时管理,通过实时对智能电子设备,控制中心的实时监控,实现高效的进行电力输送。
3.4 智能固态表针的应用
智能固态表针主要是替代了传统的电磁表,与传统电磁表相比,智能固态表针可以进行即时通信和数据交换,能够将电量使用情况进行一个系统的管理,减少与用户的沟通成本,便捷的对表数据的读取,消除进行操作。电网保护元件的通信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当部分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程序进行处理,维护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3.5智能电网的电力调度应用
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集成的系统,整个系统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涉及相对较广,智能电网的使用实现了对电力管理的系统化,对电力的调度做到智能化,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对电力源和电力使用情况做详尽的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对电力进行控制,优化资源配比,同时因为智能电网系统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减少系统故障,或者做到智能分析,智能排除故障,加强电力系统稳定性。
3.6智能电网变电
针对智能电网的变电过程,电力技术能在变电站中得到良好应用,极大地解放人力、物力,提高变电站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在我国大多数传统变电站中,需要大量人力进行数据采集和变电管理,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不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果。电力技术由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数据智能通信系统支持,能提高变电采集数据的效率,使电网变电通信过程更加科学、有效。在变电站运行中,一旦发生设备故障等问题,会导致大范围的停电,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利用电力通信技术还能对变电站进行智能监控,及时对故障问题发出警告和提示,一定程度上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3.7提高电力技术人员综合素质
目前,对于智能电网的整体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管理问题,这种问题在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即员工管理。智能电网的正常和安全运行问题主要受电力工作人员管理模式和方法影响,各个电力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了智能电网的管理效果和管理效率。为了充分提高电力技术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其工作中的认真和负责程度,相关电力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①建立稳定高效的技术员工管理部门。稳定高效的技术人员管理部门能充分协调智能电网建设中各个流程和环节中的人员安排,提高整体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技术员管理部门需要跟随实际的智能电网运行进程进行改变和调整,保障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保障整体运行质量。
②建立与智能电网建设总目标相同的技术员工管理目标。为了更好地配合智能电网相关工作进度,企业在建立技术员工管理部门时,需要将员工管理目标与整体智能电网建设目标保持高度一致,使得该部门的作用发挥更具有针对性。
③积极开展电力技术培训。由于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工作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具有非常严格地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点点细小的误差可能都会导致后期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发生更大的安全事故。所以电力企业可以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定期开展电力技术培训、经验分享交流会和进修培训机会等,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为电力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帮助。
3.8优化智能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在智能电网的运行过程中,应用电力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提高整体运行的安全性。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①电压监测器。电压监测器能够对智能电网运行的电压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电压高低进行调节。②负荷控制装备。该设备能够对智能电网的用户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充分了解用户需求,通过现代化网络技术,帮助工作人员提高用户用电满意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中能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有效解决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相关电力企业要根据电力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多摸索、多记录、多研究,改进应用方式和手段,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帮助我国电力事业更加平稳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范海雯, 徐怡, 张沫然,等.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运用研究[J]. 电子测试, 2020.
[2]严格非. 浅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数字通信世界, 2018, 000(003):222.
[3]张航.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魅力中国, 2019(37).
[4]李蓬.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5).
[5]奚磊, 崔巍. 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