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配电网工程中变配 电安装质量的控制对策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9期   作者:魏贤
[导读] 一般来说,变配电工程由变电设备、配电装置以及电气主接线组成。

        摘要:一般来说,变配电工程由变电设备、配电装置以及电气主接线组成。因为变配电室的输出电流与电压非常之大,所以其电气设备的安装和检修就需要更高的标准和规定来完成,同时还需要注重其安装材料的质量,通过严格的控制和把关,保障变配电工程的正常安装与运转。基于此,本文章对探讨配电网工程中变配电安装质量的控制对策,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变配电;安装质量;控制对策
引言
        一直以来,变配电都是保障电网平稳运行的基础,电力接收和转化需要在配电网的作用下完成转换,以此满足居民用电需求。变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将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针对系统中各个部分采用合理的安装技术,将相关施工工艺落实,有利于保障变配电系统安装工程顺利完成。
1电气变配电系统概述
        在实际电力运输过程中,高压输送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用电设备作为主要组成部分,目前多数城市在电力运输中采用的都产远程输配电模式,为电力传送过程中的电压的最大限制。因此在实际电力运输过程中,需要利用电气变配电系统将高压配电转化为的电压,再将其向各个用电终端系统进行传输,并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完成具体的分配工作。分配后的电力经由低压变电系统将高电压电流转换为家用电压和工厂电压,并经由输电线将电能传输给电力用户使用。由此可以看出,电气变配电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分配电能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各种先进技术在变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变配电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水平,从而有效的提高变配电输电的质量,满足城乡发展过程中日常用电需求。
2变配电系统安装工程的特点分析
        分析变配电系统安装工程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变配电系统安装具有选择性。这是指变配电安装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对变配电系统内部各元件运行情况的实时检测,还能够缩小故障范围,协助电力运维人员及时排查故障,提高系统硬件利用效率,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稳定。②变配电系统安装具有速动性。当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时,通过系统内部的电压越高,系统监测效率就越高,变配电系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排查自身运行问题,为运维人员开展日常工作提供方便。根据系统提供的参考数据,运维人员可以从中了解当前系统运行现状,从而展开针对性维修。③变配电系统安装具有灵敏性。具体指应用变配电安装技术时,系统面对突发状况和故障问题能够及时产生反应。灵敏度不是越高越好,而是要根据系统的需要调整灵敏系数,防止系统运行过于敏感,保护变配电系统不受外界环境干扰。④变配电系统安装具有可靠性。这是指在技术要求规范下,一旦出现突发情况或故障信息,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帮助运维人员在发现故障的前提下,保证系统不是误发警报。
3变配电工程注意事项分析
        3.1接地装置安装问题
        接地装置是保障设备安全与周围行人安全的重要组件,在进行安装时必须要注意3个问题。其一,需要保证变压器外壳与接地网可靠连接;其二,配电室接地装置需要采用热镀锌钢材,而水平敷设则需要采用圆钢或扁钢材料,垂直敷设课采取角钢或钢管,由此实现泄流、均压的作用;其三,必须要按照电气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要及时处理接地体前表面的锈迹与焊接,再加以防腐处理。
        3.2电源插座和防雷系统存在问题
        电源插座是确保用电设备安全使用的重要基础,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很多工程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电源插座的设计和选择,使得电源插座留下了安全隐患。防雷系统对整个电气施工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工程在连接电源的过程中很容易遭受雷击,最终损坏线路。
        3.3供配电能力不符合要求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用电负荷不断增加,这就要求供配电线路与断路器等相关设施要与用电负荷的增长保持一致,以此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

但在实际供配电系统设计时,往往会对用电负荷的增长速度预估不准确,这就导致供配电线路与断路器等相关设施与用电负荷的增长速度不符,这必然会造成供配电整体能力下降,无法保证电能的稳定供应。
4配电网工程中变配电安装质量的控制对策
        4.1完善变配电安装工程风险管理的制度
        加强企业内部的管理是规避风险的重要手段。首先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完善管理组织架构和变配电工程安装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资料是主要的手段,只有这些资料得以完善才能保证在今后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可靠的依据。其次针对风险辨识表中所列内容进行施工内容管理,按照风险源辨识表中的内容进行逐项工作检查,同时做好安全方案以及应急预案,重点内容派专人进行管理,做好工程关键节点的质量工作。最后,在工程完工后,参照风险源辨识表所列内容检查进行逐项检查,做到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最大可能的降低风险程度。
        4.2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专业水平
        施工队伍的专业性其实就是提高施工队伍操作规范的专业性以及施工的专业性。施工操作规范包括操作的核心技术与要领。在电气施工的过程中,规范的操作要领的制定应当更加全面、专业和健全。施工单位应当以核心技术为纲领,结合本单位的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施工环境与成本等对操作要领进行调整,制定出符合自己单位实际情况的一套操作流程,使得自己企业的操作规范能够覆盖所有的经营业务,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只依靠经验造成公司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按照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操作规范也更加便于员工学习和掌握。针对不同的问题应当具备相应的灵活性。比如工期要求较短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繁琐的流程,团队也应当具备核心技术,比如接地方式TN-S系统、TN-C系统等都能够涵盖,并根据工程目标进行调整等。
        4.3做好图纸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仔细勘察现场,熟悉安装现场的结构,参照行业内的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确保施工线路、电力负荷及设备的配置等达到标准,为施工阶段提供更好的质量保证和工期保证。同时安装设计部门还要严格审查图纸的设计内容,加强与施工单位的沟通,更进一步的完善图纸的内容。
        4.4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
        施工单位的管理包括领导的行为、事中控制和事后检验。领导首先应当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科学的薪酬制度与奖罚制度,实现多劳多得,真正将单位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提升上来。施工单位应当从材料的进场开始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把控,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将不合格的材料拒绝在施工场外,单位也要加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现场的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对现场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结束语
        总之,变配电系统的设计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在我国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变配电工程的平稳运行和安全检测是保障电力安全输送的关键设施,其注意事项、调试检测以及运行维护都关乎着电力输送的命脉,需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切实研究,将问题逐步改善,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电力保障,实现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好的满足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孝周.配电网线路变配电设备的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门窗,2019(20):204.
[2]何相江.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186-187.
[3]戈枫楠.配电网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9(26):201.
[4]肇恒阳,董威佐.配电网线路变配电设备的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学,2019,10(12):120-121.
[5]郭福建.配电网的线路变配电安装技术与质量控制[J].居业,2018(11):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