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控制电缆安装效率提高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9期   作者:马岳
[导读] 当前我国强电施工电缆安装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现场管理不到位
        摘要:当前我国强电施工电缆安装情况,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现场管理不到位、技术覆盖程度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安全措施落实效果差等方面。需要相关部门与相关人员不断加强投入力度,对其进行有效完善。同时,针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落实好安装、穿线与铺设工作,提高施工作业的有效性。为实际需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夯实基础。
        关键词:电气工程;电缆敷设;施工技术
引言
        10kV配电工程的运行效果,与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旦10kV配电电缆出现施工质量问题,将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性。因而,当前要加强对电缆敷设关键施工技术的研究与管理,针对电缆所处的实际环境,合理选择电缆敷设方式,不断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
1电气施工中强电施工电缆安装中的主要技术分析
        通常情况下认为,强电施工电缆安装作业的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安装、穿线与铺设上。首先从电缆安装来看,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电缆管的材料进行选择。目前常见的材料主要包括PVC与钢制管两类。其中后者因其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性于稳定性,更多应用于室内。其次是在电缆的铺设中,仍要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电缆封端的密封性。(2)严格落实好电缆性能与型号的抽检与备案工作。(3)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落实电缆铺设工作。最后,在穿线工作中,工作人员要不断完善对施工作业的有效控制,同时保证穿线工作的流畅度与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
2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
        施工前期的检查工作是对施工工作的保障。前期检查的范围和内容较多。比如,电力电缆施工方法的选择、电缆截面的选择,以及施工设计、电缆质量等,都要进行综合性检查与准备,为后期施工奠定可靠的基础。其中,电力电缆规格达标程度、施工工具和设备的质量,以及所运用材料的规格等,我们都要进行例行检查。同时,还包括施工设计图纸和安装图、产品附件说明等,我们也要进行严格的检查,最主要是检查电缆线盘有没有损坏,从根源处管控电力电缆的质量。另外,电力电缆施工路径的选择,也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在电缆铺设时,选择安全、稳定的环境,多方面考虑,并规避不安全的影响因素。同时,我们还要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选择铺设长度短、弯曲力度在规范范围内的施工路径。以此,提高电力电缆的施工水平。此外,我们还要重视电缆截面的选择。电缆截面选择的优质性,是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的有效保障。其中,选择电缆截面时,要注重电缆的承受温度,以及外界机械带来的较大压力,综合考虑电缆的电压承受力。此遴选过程我们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3电缆敷设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3.1配套土建工程施工
        在本次10kV电缆敷设施工中,主要选用了顶管技术,此时,需要在敷设电缆前展开工作井的施工。在该环节中,应当重点关注的施工技术要点内容如下:结合10kV电缆设计、地形、地层结构、施工现场条件完成工作井位置的确定;参考开挖断面、开挖深度、地下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总顶力等因素确定工作井的结构及其支撑系统;必须在工作井的前壁区域预留一孔洞,用于顶管入土,并保证洞口中心与管道的中心保持重合;引入钢筋混凝土实现护壁,并在在其内部设置集水坑,避免工作井内发生严重积水问题;引入防雨棚以及良好的施工照明条件;结合设计方案在工作井上方布设工作平台,用于吊运与防护;结合管重、附加荷载等因素确定工作平台的承重主梁;在完成顶管任务后,必须及时对工作井进行拆除与清理操作,在验收合格后方可实施及时性回填。
        3.2铺装技术
        在电缆开展铺装时,需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控制,在技术管控时需遵循以下工作要求。第一,提高电缆封端的密封性。电缆安装时,若对传输电力不大于1—kW的电缆,开展电源电阻测试工作后,分析评估了电缆性能与质量,开展后续电缆安装工作。

通过检测电缆的绝缘性与安全性,可以保证后续强电电缆的运行质量与安全。若电缆施工的用电负荷量超过了6—kW,为保证电气工程工作开展的整体质量与安全,需要对所有施工电缆开展耐压、绝缘性能、直流泄露等指标开展检测工作,电缆的性能指标全部达到工程技术标准后,才可以开展电缆铺设工作。第二,工作人员需对工作型号进行抽检备案。因为强电电缆对施工安装质量要求非常高,如施工过程中电缆受到了损坏与剐蹭,则会直接影响到电缆后续运行工作安全性。在对线缆抽检过程中,可以及时地发现电缆质量问题,安装工作需对安装技术进行一定调整,以提高电缆施工的质量与安全。
        3.3排管敷设
        如果10kV配电电缆的出线数量相对较多,敷设环境较为复杂,则可以使用排管敷设的方法进行施工。敷设过程中,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①所用排管的内径至少要达到电缆外径的1.5倍,电缆排管的埋置深度至少要满足0.5m的要求。②如果电缆和其他管线存在交叉的现象,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交叉位置施工质量的控制。③排管之间应当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2cm左右)。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排管的散热效应。④为避免电缆敷设期间发生划坏的问题,施工时应当对排管管口位置进行处理,确保管口有着良好的光滑性。同时,施工环节中还要对排管做好清理,及时清除管内的杂物。⑤要对工作井进行合理的布设。一般来说,相邻工作井之间的距离要保持在150~200m之间。⑥敷设施工环节中,宜选用优质的管料,所用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
        3.4横穿路径的布设
        在待穿越的道路两侧设置两点,引入1管顶管过路120m。结合电缆敷设现场的实际情况、设计方案,促使顶管从道路一侧的电缆转角井(工作井)出发,在地下穿过道路,最终达到道路另一端的电缆井(接收坑)中。
        3.5桥架敷设
        利用该方法进行10kV配电电缆敷设施工时,要重点做好桥架、支架以及井架等设施的接地、接零处理。此外,在桥架转弯位置处,要确保电缆桥架的转弯半径满足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对于垂直走向的电缆敷设工作而言,宜采用沿墙、沿柱的方式做好敷设。需要注意的是,电缆敷设过程中要在每一层加装防火隔板,提高电缆的防火性能。另外,电缆敷设之前还要对电缆敷设的路径做好严格的检查。
        3.6技术管控
        在电缆安装工作执行时,需要充分发挥出技术管控的工作价值。在技术管控工作开展时,应当开展技术交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监督、技术检测、技术评估等工作。通过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工作小组,确保各项技术管控工作可以得到一定落实,提高电缆整体技术方案施工可行性。
结束语
        通过做好10kV配电电缆施工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电力用户的用电体验,同时还能确保10kV配电工程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电力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当前应加强对10kV配电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的研究,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电缆敷设方式。此外,要重点做好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并加强后期的封堵、防护处理,提高10kV配电电缆的敷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姜伟.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科技风,2019(35):157.
[2]俞伟勇,胡伟,曹月渭.高压电缆安装问题及对策研究[J].电子制作,2019(24):89-90+53.
[3]沈亮,赵峰,胡坚.高压电缆故障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J].电子制作,2019(24):93-94+53.
[4]谢文胜.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注意问题和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9(34):105.
[5]刘海军.电力工程中配电电缆施工技术要点[J].冶金管理,2019(21):4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