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系统在变电站运行中所具有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时期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对继电保护的应用也提出较高要求。文章通过对影响继电保护可靠性、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稳定性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对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依赖越来越强。配电网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向用户供电“最后一公里”的重任。同时,配电线路具有供电距离长、覆盖面广、设备数量多及路径复杂等特点,且直接连接用户设备,容易受到气候、人为等因素影响而引发配电线路跳闸,导致配电网不能向用户正常供电。
1提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性
智能变电站是在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建设,而且采用了集成信息测量的模式,在进行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特点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可以实现信息之间的传播和共享,实现了网络化发展,并且在进行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集成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设备的故障问题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修,在检修过程中具备更高的技术优势。智能变电站应用了新型的电子互感器设备,可以通过模拟数字信号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和传输,而且应用了智能化的断路器设备,提高了变电站的自动化水平。智能变电站在建设的过程中,建立的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消耗的资源更少,而且运行的可靠性更高。与传统的保护装置相比,智能保护系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在应用的过程中,拓宽了数据信息的提供途径,而且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性优势,但是也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灵活性更高,通常需要对设备和线路进行调试。在调试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各项装置的结构、原理以及功能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调试方式对装置进行调试工作,以保证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的运行状态会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智能变电站是利用各项技术进行运行的,因此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在建设系统的过程中,如果系统出现了故障问题,就会对变电站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避免系统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进行智能变电站的建设。
2影响继电保护运行可靠性的因素
首先对于继电保护装置中下灌的整定值,应加强对整定值的计算,保证整定值的准确。其次,应准确对计算出的整定值进行下灌,随着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时间的变长,应对保护装置中的整定值进行核查是否与定值单中的计算结果相符。对于变电站中的电力运行监控系统,首先应保证运行监控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不出现系统瘫痪等问题,其次应加强对电力运行监控系统的使用,及时发现继电保护装置存在的缺陷。若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则在变电站内的监控系统中可以加以反映。以上环节中都有可能会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可靠性。
3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升策略
3.1设备初始状态调控
电力系统中继电器保护装置自动化程度应用效果分析,应从设备的最初应用情况进行调节与控制。一方面,继电器在线路中安装时,可先通过线路自动化控制检测装置,对电力控制结构进行调控。另一方面,自动化系统可自主对继电器初步调试数据进行记录,并适当的进行电力系统维护与处理。某地区进行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设备操控处理期间,就首先从设备初始应用环进行了可靠性调配分析。
其一,继电器安装人员在继电器安装过程中,实行安装结构的调控处理,利用自动化系统对继电器线路连接各个部分是否具有冲突进行测试,将其中不够协调的环节进行维护调整;其二,自动化程序将按照自动控制的历史运用记录数据,进行继电器控制需求分析时,系统可适当的进行操作数据信息的调节;其三,设备管理人员要对应进行相关情况的剖析检测,若继电器初步运行数据与安全式结构运用需求之间保持一致,说明自动化设备应用效果较好;反之,说明当前自动化继电器保护系统中存在故障,需要适当的进行问题调节。继电保护设备及其自动化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区域电力传输资源的科学调节。而初步进行继电器保护资源运用情况的评定过程,可以从程序应用初步做功功率、保护装置与系统化调控结构之间稳定状态之间进行了系统化调节。从这层面而言,测定结构属于较好的技术程序应用方式。
3.2保护变压器
在研究继电保护系统的过程中,要想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就需要对变压器进行保护,以促进电网的安全运行。在设计变压器的过程中,一般应用比率制动原理来提高变压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随着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设备进行保护,并且提高设备运行的灵敏度,确保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自我检测的能力。虽然这些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不够成熟,但是在进行继电保护的过程中具有相对的优势,而且具备记忆功能和处理功能,可以对设备进行保护和测控。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还可以实时记录设备的状态,通过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设备进行保护,而且能够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功能进行实时控制。
3.3二次系统间的相互配合
电力系统中涉及到多种二次系统保护装置,各个保护系统之间应能实现协调运行,并且各套保护之间应相互配合。如变电站主控室中包括多套保护装置,如主变成套继电保护装置,线路保护装置和故障录波器等,各套保护之间应协调运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整个二次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一次系统的可靠保护,当电网发生故障时,也可以通过分析各套二次系统中记录的数据进行故障的综合判断,这样得到的信息也较为全面,也能够为今后处理类似的故障问题积累一定的经验。其中,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保护装置动作的正确率。随着智能电网和新能源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加,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新能源并网将对电力系统中的传统保护装置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故为保证保护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应加强对保护装置中的定值的核查力度,应每年在春秋两季安排两次继电保护定值核查工作,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可靠运行。
3.45优化运维模式
电力资源作为能源之一,其本身具有巨大的能量。因此,在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并保证监控的各项数据都较为准确。通过智能化设备的运用,计算运行过程中,交换机需要保持的科学距离,并依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安装工程。最后,为了保证整个继电保护系统的良好运行,需要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制定有指导意义的运行方案,为运行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工作方向,减少人员操作对继电保护系统造成的破坏。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智能化继电保护的特点,在改扩建及检修维护工作中提升继电保护工作安全措施的可靠性和完备性,是继电保护工作有效开展的有力保证。采用图形化显示虚回路连接及检修状态及“一键式”安全措施等新技术能极大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水平,切实提高电网安全系数,保证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效率与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冬梅,李强.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及运行可靠性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8):184.
[2]方伟.怎样提高电力继电保护运行的可靠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554(10):156-157.
[3]孙文文,程晓通,张太敏.提高110kV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的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