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力工程建设向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变,能源互联网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迫使电力工程造价做出适应性改革。“单纯造价控制”向“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转变已成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共识,传统电力工程在造价过程中往往局限于单阶段的造价计算和建设阶段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忽视了运营期成本对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的影响,不利于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进行精准造价计算。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BIM技术应用于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对策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对策探讨
引言
工程项目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如果无法平衡好其中几个板块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进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的职能表现,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电力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引入BIM技术,从而将工程项目中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以及竣工等需要在不同阶段才会考虑到的工作能够有机统一在一起,并通过信息技术将其以立体模型的状态呈现于大众的眼前,这样对工作人员开展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1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是实现工程造价最小化的一种方法,指对建筑项目建造前期、建造期、运营期和拆除期等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合理控制的一种管理手段。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不仅需要在工程项目造价确定阶段中使用,而且还应该在工程项目造价控制阶段中使用。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其中,建设期包括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运营期包括保修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和拆除阶段。在电力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计算造价表现为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估算,设计阶段的概、预算,招投标阶段的清单和控价,施工阶段的资金计划,竣工验收阶段的结算和决算,运维阶段的维护成本,拆除阶段的拆除投资。控制造价表现为:在投资决策阶段进行经济评价确认最优决策方案,设计阶段进行限额设计、方案评价等优化方案,招投标阶段进行招投标策划,施工阶段进行工程价款的调整支付及费用动态监控,竣工验收阶段处理工程保修费用,运维阶段进行不同设计方案运维成本比较分析,拆除阶段进行工程技改、检修、拆除投资的优化控制。
2电力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孤岛问题
在实际的电力工程造价管控时期,信息孤岛问题会比较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其项目的信息数据都是采取独立化的方式进行监管的。电力工程建设时期各个单位在处理各类造价数据信息时,通常会使用纸质档案等方式进行存储,这就导致其所开展的工作量极大,工作人员的负担会比较严重,这些数据信息较为分散,想要进一步的去追踪其数据信息的难度会比较高。另外,电力工程造价的管控力度低下,在该初始时期所进行的项目造价预算以及概算等过程中,不管是管理还是调整都缺乏统一性,这就使得工作人员只能在项目竣工结算之后,才能较好的了解其项目的造价状况。在该种状况下,其项目很容易产生竣工索赔的现象,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除此之外,工程数据信息在实际的流转时期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管是施工单位还是业主都不能借助该统一化的平台去沟通,致使其无法较为透彻且深入的理解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而引发信息孤岛的问题。
2.2数据更新速度缓慢
在电力工程造价中,造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将造价信息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一定要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数据。
但从现阶段看,造价工作的开展缺少足够的信息数据,这主要还是因为缺少完善的工程信息平台,致使造价信息真实性不够,常常发生虚报、伪造等情况,建设方会因此遭受较大损失。另外,电力工程建设中,一般会从不同单位或厂家选购材料,各单位和厂家在价格更新方面很难做到统一,这就使得建设企业不能及时获取价格信息。
3电力工程项目生命周期造价中BIM技术应用分析
3.1决策阶段
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决策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BIM技术应用于造价管理后,对造价管理工作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这项技术是建立于丰富的工作数据基础上发展而来,投资决策需要有充足的数据作为判断的依据,通过技术构建出的模型中寻找工程数据,了解项目中的参数,同时还可以搜寻相关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使用云计算分析数据,从而加深对项目的了解,提升项目预判结果的精度,也能帮助工作人员提升方向获得收益与真实工作情况是否相符,辅助造价工作人员做好判断,这样也能在项目开始之前,可以解决或是规避掉工程作业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设想的工作效果。
3.2招投标阶段
电力工程造价招投标阶段应用BIM技术时,借助信息平台来对工程预算情况进行了解,然后由价格机构就价格预算做具体分析,由此获得预算的最终结果。通过此投标方式,能够减少项目预算中的清单遗漏和计算失误。而借助BIM中的各项功能,招标方就能把项目的实际预算情况告知给投标方,以保证招标信息的流通。由于BIM中各项环节是联系在一起的,在工程中应用,能使建筑构件与电力工程相对应,工程量表也能被招标方及时又准确的获取,进而制订出与实际相符的招标方案。
3.3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
电力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同时也是成本花费最高的阶段,因此必须要做好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的BIM技术应用,合理控制工程成本造价,做好对进度款以及索赔款的支付工作。工程款在支付的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建筑构件与时间节点进行有效的融合,将施工的具体情况和进度等在平台上进行及时更新,同时通过互联网对这些信息进行共享,从而可以通过宏观的角度对具体的时间点进行了解。
3.4竣工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始终,工作人员在竣工阶段也需要处理很多方面的工作,保证工作能够顺利地进行。在竣工验收阶段的工作的重点是根据已经收集到的工程数据加以分析,与以往的二维设计图纸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签证等工作为基础,开展的工程作业需要做好基础工程量的计算工作,但是这样易增加工程的内容。如果是这样极容易影响工程的进展情况,因为工作人员非常容易因为大量的工程计算工作影响到工作计算的精度。在电力工程项目中,如果在竣工阶段得出统一的造价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工作的执行情况,施工建设中的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在使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工作之后,能够通过模型数据的调取工作,提升电力工程中结算以及办理其他造价工作的效率,提升工程计算数值的准确性。
结束语
可见,基于BIM技术的电力工程全生命周期造价计算模型不但能够实现电力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自动计算,还能实现其整个生命周期所有方案的造价联动更新,能有效解决传统造价计算量大、准确率低、更改频繁、阶段割裂等问题,有利于提高造价计算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宇鹏.谈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3):227-228.
[2]凌秋兰.浅谈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18-19.
[3]李修霞.浅谈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7):133-134.
[4]李红高,李想,宋艳慧.电力工程造价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风,2018(03):115.
[5]孙辉,李彩霞.BIM技术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8(01):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