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通信系统 的运维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9期   作者:曹瑜
[导读] 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技术的提升,可以大大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企业办公的效率

        摘要: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技术的提升,可以大大提高人们日常生活以及企业办公的效率。因此我们就要做到扩展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技术的通讯途径,加大建设力度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
        关键词:电力信息通信系统 ;运维技术
        中图分类号:FS35文献标识码:A
1电力信息和通信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技术简介
        在技术管理系统的许多操作和维护过程中,人工技术管理系统最常见和最实用,因为它可以跟踪和检索功率信息传输系统,可以促进有关电力信息的传递以及对数据进行审核和跟踪。此外,电力信息传输的操作和维护的关键系统还具有专家库的功能。如果该功能相对应的信息数据与某些平台数据库相结合,就可以在数据生成期间快速获得可以参考的信息[1]。
2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具体特点
        运维即运行维护,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指的就是对变电设备进行运行维护,以保证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行的质量。电力信息通信数据运维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第一就是组成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设备非常多,电力运行状况也非常复杂,所以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工作的工作量是非常庞大且非常专业的,这样的工作对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人员的耐力、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动手能力等都是极大的考验,运维人员在进行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时产生疲劳的状态是非常正常的现象。第二就是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出现问题故障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而且如果电力信息通信系统出现故障,除了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造成经济损失之外,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故障排除与修理工作,修理故障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想要从事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维工作,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专业素养以及丰富的操作经验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3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技术存在问题
3.1 运营管理和维护工作不规范
        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揭示了运营和维护管理的一些问题,如影响系统报告的准确性。运营和维护管理的非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没有既定的规章制度以及工作流程的不规范,影响实施运营和维护管理的效果;电力信息操作技术相对落后于计划,部分数据的分析主要是基于相关人员的经验,没有科学性;运营和维护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持。
3.2设备的客观因素影响运行和维护
        电力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在运维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日常检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设备故障率的增高 [2]。电力需求的增长,许多组件的使用寿命或多或少地被降低,如果不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就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传输效率显著降低,严重影响其性能和操作。
3.3环境因素导致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出现问题
        制度管理属于主管人为因素,不会受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但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是会受客观环境影响的。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电力设备的运行时间过长、使用时间太久是必然会带来设备老旧问题的。设备老旧就意味着设备性能的下降,设备性能的下降必然会加大设备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用电量也在飞速上涨,电力设备所承担的负荷量也在不断增大,负荷过量也会极大的缩短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不能及时地修理或者更换老旧设备的话,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情。

总的来说,主观的人为因素才是影响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应用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如果能够控制好主观的人为因素,做好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管理工作以及对电力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那么客观环境因素对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影响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
4提升电力信息通信运维技术的方法
4.1重视并加强数据的分析工作
        数据分析对于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运用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应用需要通过构建多个运维体系来实现,只有这些体系中的数据能够达到完全融合的状态,才能为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提供足够的数据信息支撑。所以,一定要重视并加强数据交互的监控以及分析工作。通过合理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每一个数据智能运维体系的数据流动状态进行监控。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据的种类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为了保证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信息流动状态不会脱离掌控,数据分析工作的形式也应该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同时结合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的进行优化创新,开发更加先进的数据智能运维技术,为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运行提供更好的运行环境以及更加充分的数据支持。
4.2优化电力系统内部管理机制
        内部管理是对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安全风险事件进行有效规避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针对网络信息通信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应从其内部管理角度出发。第一,分析电力系统运行风险,全面筛查电力系统运行中对信息通信网络造成风险的隐患,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划分风险等级,如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等。第二,为了有效提升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人员要根据工作实际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工作全面覆盖,并且要进行管理内容细化,明确工作职责,从时效性层面出发,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预判,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风险防范计划,起到网络安全防护的作用。内部管理机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制定责任机制实现,明确管理职责,提升网络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如出现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追查到指定责任人。第三,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从信息通信网络安全的预防层面出发,需格外注意小问题、小隐患以及小瑕疵等。
4.3建立资源信息模式
        一个完善可靠的资源信息模式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使用能力的。在建立资源信息模式之前,需要先对电力信息通信运维的框架进行构思。主要的资源信息模式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由故障管理、安全管理、性能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四个部分组成的管理层、由业务承载、资源状态以及设备定位三个部分所组成的运维层以及统一的客服流程、调度、运行、检修流程、检测系统、资源模式、光缆、通信设备、主机、储存等设备实体。框架构建完成后再将此框架与其他的信息系统联系起来。[3]构建资源信息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电力信息通信系统的运行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支持,所以在进行相关框架的构建时,需要以实际的业务情况作为构建基础。初期的资源信息模型构建完成后,后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对模型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还需要对资源信息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对比与评估,信息的对比评估工作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寻找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律,有利于电力信息通信数据智能运维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我们国家也迅速地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国家的信息化科技和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更加的完善。而大数据时代背景的基础就是完善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而现在的电力信息通信系统运维技术也是保证我们国家电网行业运行稳定性的主要技术。
参考文献
[1]邓华英,陈小华.电力信息通信中网络技术的运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7(22):195-196.
[2]苏萌,李建,苏云军,穆瑞珂.浅谈信息通信融合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7(19):50.
[3]许崇志,许振飞,姜晓涛,张梅,夏欢.电力信息通信中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24):97-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