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设备维护管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为提高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应该重视信息技术的价值,转变传统设备维护管理存在的不足,采用信息技术提高设备维护水平。下面文章就对信息背景下电力设备维护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信息化;电力设备;设备维护;维护管理
引言
电力企业肩负着电力能源转换与输送的重要责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普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建设发展。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普及推广信息化管理,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提质增效,如此一来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实现战略发展目标。
1电力设备运维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负荷在不断增加,这就加大了电力设备运维的复杂性和难度,在这种情况下,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效果自然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从客观表现来看,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电力设备运维管理运行风险系数较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运维管理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外部环境对于日常运行维护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天气恶劣情况下会致使设备运转质量较差,一些自然灾害也会增大运维的难度,致使危险系数会大大增加,同时,在电力设备运维和安全运行过程中,随着电力系统技术设备的日益精密和复杂,使得运维工作涉及到的技术知识越来越多,而当前很多电力设备维修人员无法满足客观需求,对于设备缺乏细化认识,对于设备的损坏程度等记录不够及时准确,无法提供全方位的维修措施,降低了安全运行的质量[1]。其次,电力设备运维检修制度较为僵化。在运行过程中,一些电力设备运维检修制度往往沿用传统的模式,无论是内容,还是机制建设上,都较为僵化,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日常运维过程中,往往会设定预防性计划检修制度,然后据此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和定点的检查,而相关工作人员在展开日常工作时并不是非常深入,深入检查过于依赖大检修,这使得日常检修工作不够完善,也缺乏监督,甚至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检修意识,一些检修工程成为了形式,缺乏实质意义,而这种走过场的形式,也严重降低了日常运维的质量。
2信息化环境下电力设备维护管理办法
2.1业现场监控信息化
依靠建立电力作业现场安全信息管控系统来实现作业现场监管信息化,系统包含了手持终端与管理平台两个模块。手持终端主要以现场作业人员为应用对象,可以远程调用生产管理系统内工作票的信息,并自动形成工作票执行、班前会、安全措施布置、安全技术交底、到岗到位管理以及验收活动等安全管理工作。现场作业人员使用手持终端根据拟定好的流程开展各项工作后拍照上传,出现问题还能使用手持终端和专家展开多方视频会诊;管理人员能够使用管理平台,对电力作业现场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督,查看安全管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按照需要通过手持终端对现场作业进行视频监控。第一时间发现作业人员的违规现象并发出预警,确保电力作业安全。另外还能够借助于二维码技术来识别电力作业人员身份,实现对电力设备日常检修维护作业人员工作实时监督与跟踪,发现违规或隐患问题并预警汇报,促进了电力设备维修维护作业安全水平的有效提升[2]。
2.2设备状态检修的辅助决策
建立完善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管理系统,对于电力设备状态性检修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电力设备的自我状态评价和风险预估,将检测的数据作为检修决策制定的依据。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能够对电力设备进行有效检修,使电力设备状态评价工作更加规范化、高效化。可以研发有效的状态辅助决策系统,这样就可以解决传统方式带来的问题和弊端。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辅助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检测,对设备的风险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通过这个系统,可以从接口配置的端口获取到外界的数据,通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可以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有效的评估。而在检修电力设备的状态过程中,对其风险的评测,以及辅助决策系统中,可以在线的监测并且对生产的系统进行管理,能够很好对接各个系统之前的联系,可以自动的获取被评价设备的检测状态,从而进行系统的自动评估,这样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数据结果[3]。
2.3标准制定
首先建立起一个基于大数据的电力设备状态评估系统,并通过对数据整合、储存模块、数据技术、分析模块等内容的构建,使电力设备状态评估系统可以完成针对于数据资源、集成服务、业务应用等多项技术内容,而后,基于在状态检修过程中所采集到的高精准度数据,进行状态评价模型的构建,并结合模型与状态检修工作的实际流程对比,来判断电力设备的实际状况是否出现了异常。
2.4全培训信息化
依靠信息化技术来组织开展电力企业员工安全培训工作,比如说电力企业可以建立员工安全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以安全培训工具箱的模式来组织培训活动。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开展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可以根据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情况,为其设计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从而解决了过去通用培训的弊端,促进了培训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应当积极应用VR技术组织开展电力安全培训,VR技术通过模拟情境体验的方式来让电力工作人员亲自动手进行实操,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同时还能够把各类电力事故真实还原,让参与培训的人员能够对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予以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安全意识,促进培训效率的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是电力企业亟待思考的问题,信息时代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电力设备检修与维护水平,提升地区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使系统防护水平及人员的技能、安全防护意识得到很大的提升,从而实现电力系统下设备监控与维护管理。
参考文献
[1]郑国金,李永春.浅析变电站变电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及注意要点[J].通讯世界,2014(21):105-106.
[2]范贺明.变电设备检修试验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农村电气化,2016(6):61.
[3]李耀中,杨松,李悦.对于变电设备维护技术的探究[J].通讯世界,2016(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