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三角形》中的内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三角形概念的深化,引导学生从直感层面把握三角形向关系层面把握三角形,也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做铺垫。教材从两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是借助实验材料,通过实验,探索出“当任意两个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张小棒长度时能摆成三角形”在此过程中,学生积累了活动经验,渗透建模思想。第二个层次,从小棒长度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学生知道了“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特性,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全面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边能否围成三角形。
2.经历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渗透建模思想,体会数据分析、数形结合方法在探究过程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经历自主探究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二字的含义。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哪条路最近?
2.你发现了什么?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二、合作探究
(一)研究三根小棒的长度具有什么关系时,能摆成三角形。
1.这一单元我们都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那么你们想自己动手摆一个三角形吗?打开你的信封,随意拿出一捆小棒,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三角形。摆成三角形的请举手,没有摆成的请举手。看来,不是随意的三根小棒都能摆成三角形啊。那到底三根小棒具有什么样的关系时,能摆成三角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
2.读自学提示,学生动手操作,然后汇报。
自学提示如下:
(1)拼摆:标签颜色相同的三根小棒摆一摆,看能否摆成三角形。
(2)记录:完成学习单。
(3)发现:思考三根小棒长度具有什么关系时,不能摆成三角形;三根小棒具有什么关系时,能摆成三角形。
3.先研究拼不成的原因,研究小棒长度分别是“4、5、9”这组。
预设1:因为4+5=10,所以两个短边连在一起和第三条边一样长了,平行或者重合了。
预设2:两点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思考。同时也落实了核心素养中“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这两个基本点。
4.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在表述时都抓住了重要的一点,比较了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与第三根小棒的关系。看动画,你发现了什么。当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时,围不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利用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能否围成的过程,将抽象变为直观,从而理解了当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等于第三根时,围不成三角形。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5. 研究拼不成的原因,再研究小棒长度是“3、6、10”这组。
6.学生展示“3、6、10”拼摆过程。其他同学边看边思考,为什么这组摆不成三角形。
7.看动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你能总结一下,当三根小棒具有什么关系的时候,摆不成三角形吗?
预设:当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小于第三根时,围不成三角形。
8.教师总结:我们刚才经历了动手操作、分析交流总结出了,“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根的时”,摆不成三角形。猜想一下:当三根小棒的长度具有什么关系的时候,可以摆成三角形呢?
预设: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的时。反问“3、6、10”这组,6+10>3,可是这组却摆不成三角形。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从而完善结论。
9.完善结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能摆成三角形。
10.什么叫做“任意”, 突破难点。以“6、7、8”这组小棒为例,6+7>8,6+8>7,7+8>6。以“8、11、11”这组小棒为例:8+11>11,11+11>8。
11.看动画,进一步巩固“任意”二字的含义,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任意”的理解是本节课中的难点,利用动画能够生动呈现,化抽象为直观,同时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方法。
(二)研究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具有什么关系时能围成三角形。
1.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实践分析,研究出“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根时”能摆成三角形,你能借助刚才的经验,想一想,在任意三角形中,其三边具有什么关系呢?
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教师板书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从小棒长度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从具体到抽象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以及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2.同学们善于把摆小棒的经验迁移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中。那么你能利用课前“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个知识来解释一下吗?
预设:拿任意三角形ABC为例,固定BC边,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到AB加AC大于BC。以此类推。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1)3cm 4cm 5cm (2)3cm 3cm 3cm
(3)2cm 2cm 6cm (4)3cm 3cm 5cm
优化方法:看最短的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2. 猜一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3厘米,4厘米,在整数范围内,第三条边可能是几厘米。
得出结论:另外两条边的差<第三边长度<另两边的和
【设计意图】渗透了边的长度不同,三角形的形状也不同。为今后学习三角形的其他知识做铺垫。同时对于第三边是1厘米和7厘米渗透了极限的思想。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三根小棒的长度 能否围成三角形
6、7、8 能
4、5、 6 能
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大于第三根时,能摆成三角形
3、6、10 否
8、11、11 否
两根小棒的长度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时,不能摆成三角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