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9期   作者:黄凡捍
[导读] 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

        摘  要:继电保护是电气自动化运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使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保证,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的安全现状进行分析,找到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应用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研究人员电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气设备出现在生产生活中,在电力需求增大的同时,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使电气系统产生故障的几率大大增加。要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能够安全平稳运行,就要安装超高安全保障的继电保护装置。如果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继电保护装置能够快速进行故障反馈,同时将存在问题的部分系统进行关闭,防止了故障的蔓延,确保了电气系统的安全。因此,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能够真正发挥其保护作用。
1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现状     
        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主要靠继电保护器来发挥作用,它能够及时找到安全隐患的位置并进行反馈,同时将有问题的设备关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器不断更新,其性能更加优良,但是在继电保护技术方面还存在缺陷。目前,我国的继电保护设备不仅具有检查和反馈的功能,还能够对故障进行处理,研究人员将继电保护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结合起来,使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更加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使设备的设置、调试和操作更加方便可靠。此外,由于继电保护器具有较强的防干扰性,所以继电保护设备可以与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相融合,使其在技术方面更加全面。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发展比较迅猛,但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仍时有故障发生。部分电力公司仍然用传统的眼光看待现今继电保护设备与技术,使得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加上相关技术人员专业素养不高,安全思想无法得到贯彻落实,导致在新的发展阶段安全问 题时有发生。
2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
 2.1 继电保护硬件设备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新型硬件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性能,但是在新型硬件设备的应用初期需要经历一个改良完善阶段。电气自动化继电保护硬件设备也不例外。在新型硬件设备中,继电保护设备、接口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等都有可能存在问题,一个看似很小的问题都可能影响系统继电保护的平稳运行,导致整个电力系统瘫痪。由此可见,继电保护硬件设备的安全性会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产生极大影响。
2.2继电保护的软件     
        从继电保护设备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继电保护设备会更偏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这主要通过软件程序来实现。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不同的设备,其需要的继电保护器的软件也不尽相同,如果在应用前没有科学合理的软件结构规划和需求分析,就会造成软件与应用标准不符,最终导致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受到极大阻碍。
2.3工作人员     
        虽然我国自动化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它还不能完全的脱离人工,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过程中,必须要有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参与,因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操作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继电保护的稳定性。部分继电保护工作人员在接线时按照自己想法进行接线,完全不符合继电保护器的设计标准,使继电保护装置无法正常运行。

此外,在继电保护器运行过程中,维修人员没有按照检查维修标准定时检查和维修,造成部分故障继电保护器仍在运行,不利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3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应用策略
3.1 设备安装管理环节     
        继电保护器的安装环节需要工作人员做好验收管理工作,防止由于安装不当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在安装继电保护器之前,技术人员应对其进行功能安全性测试,确保继电保护器没有任何质量问题。在安装继电保护器时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安装,安装完成后,技术人员应对设备进行运行测试,没有问题再投入运行,在进行设备安装验收时,要对继电保护器使用的安全保障技术进行测试,并对其抗干扰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安装后的继电保护器能真正发挥作用。此外,电力公司应加强设备安装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便于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中能够运用更多可靠的安全技术。
3.2 设备验收和运行维修方面     
        继电保护器的验收和运行维修是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开展的两项重要工作。首先,对继电保护器的验收要进行科学检测,根据相关运行规定和继电保护要求对其功能和安装质量进行检测,严格控制运行风险。其次,结合设备运行环境和以往经验,制定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问题处理方案,目的是一旦系统发生故障,工作人员根据此方案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故障进行预判,找到故障位置进行处理,防止故障进一步蔓延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最后,在继电保护器运行时要注重对电源的控制,其直流电源应一直维持在220 V左右,不能有太大波动,以便于能更好地控制继电保护器的运行状态并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只有继电保护器处于安全,平稳的状态,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3.3 优化安全技术机制     
        科学有效的安全技术机制有利于更好地进行安全控制,减少故障发生的机率。为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安全平稳运行,要优化和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机制。首先,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使用安全技术进行标准化建设,对继电保护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其次,继电保护器软件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更新和升级,工作人员在更新软件时要对其所需的硬件环境标准进行确定,看其是否匹配,防止由于系统设置不匹配使系统出现瘫痪。最后,企业应建立科学的责任机制,将安全管理目标进行细化,明确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4 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继电保护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维修,维修人员的专业性对系统的平稳运行具有较大地影响,因此,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与维修人员应是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不会在设备运行细节上出现问题。企业应对技术人员进行更高级别的运 行及维修培训,以此来提升继电保护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操控能力。同时鼓励其积极进行学习交流活动。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技术人员应不断进行安全技术的完善与创新研究,创新推动发展,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更加全面。
4结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系统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在其继电保护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安全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处于平稳运行状态,但是,目前,有关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还不成熟,需要结合电子技术进行提升和完善。为了确保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能被合理应用,在继电保护器的安装管理环节应严格把关,确保安装符合标准,在验收与维修环节,相关技术人员要负起责任,减少系统故障发生的几率,企业应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培养专业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加强安全技术创新,整体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质量,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尤上元,杨虎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 (5):269-270.
[2]饶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 ,36(1):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