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损耗分析模式以及治理途径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9期   作者:李超 张昌庆 王东明 王辉 杨定波
[导读]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在我国不断的推进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化进程在我国不断的推进,现阶段人们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原来越大,电力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面对当下这经济形势,线路损耗已经成为众多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线路损分析模式极其治理途经做出探究,针对当下电力企业线路损耗的治理现状,提出若干治理建议,以望参考。
        关键词:线路损耗;分析模式;治理途径
        前言:当下,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不仅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十分客观地经济效益以及发展空间,同时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现阶段电力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线路损耗的治理。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线路损耗为电力企业所带来的损失,电力企业应当充分挖掘企业内部的潜力,为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做出充分的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降低线路损耗已经成为当下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当下很多电力企业对于线路损耗的粗放式管理已经难以充分保障电力企业真正实现能源降低以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因此,我们应当站在线路损耗治理的角度出发,对电力损耗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1、线路损耗
1.1、线路损耗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线路损耗就是指一种以热能形式散发的热量,也就是说,电阻以及电导消耗的有功功率,电力网在进行电能传输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以及电能损失就是所谓的线路损耗。
1.2、常见的几种线路损耗
        定额线路损耗、管理线路损耗、经济线路损耗、理论线路损耗以及统计线路损耗使我们常见的一些线路损耗类型[1]。其中,定额线路损耗通常也被称为线路损耗指标,其能够真是的反映出电力网络的实际损耗情况;管理线路损耗则是指由于管理方面的因素而导致的不必要的电能损耗,大多数情况下管理线路损耗与理论线路损耗的差值相同;经济线路损耗则是指对于电力设备状况固定的线路,通常情况下都会以一个固定数值的情况出现,在供电负荷变大的情况下经济线路损耗也会随之变大,反之相同。因此,通常情况下都会出现一个最低的经济线路损耗;理论线路损耗作为一种由电能设备参数以及电力网络当时运行方式以及潮流分布等相关理论相迎合的一种线路损耗;统计线路损耗则是一种基于用户电能表指数多计算出来的供电量与售电量之间的差值表示形式。
2、当下线路损耗管理现状
        现阶段很多电力企业中仍然存在明显的各级关系不对应情况,没有清晰的标注配电台区导致电力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各级关系的更新严重落后,线路损耗统计数值出现了较大的偏差,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漏电、跑电情况导致线路出现高损、负损等线路损耗问题。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原来越多的电能能源需求,电力企业也已经逐渐的意识到将经营发展的重心从电力营销想着电力生产的方向进行转变,但是对于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的认知,尚没有形成健全的考核机制,评价方式十分处方,对于专业的减损工作人员并没有出台完善的奖励机制。这些问题无疑都让当下电力企业线路损耗治理工作雪上加霜,各个电力部门中都出现了大量的线路损耗问题[2]。现阶段,电力行业的由于社会发展所需的大量电力能源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用电采集以及营销系统的建设力度不断的强化,用电采集工程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基本实现了配电台区用电信息的全覆盖。对于线路损耗的分析模式也在不但的优化,线路损耗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实效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为精细化的线路损耗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线路损耗治理措施
3.1、治理系统的健全
        电力部门在进行线路损耗治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到有电力企业统一领导,在此基础上实现各个管理部门的分级管理,各个施工部门系协同合作,电力企业上下共同努力,以此为基本的发展目标逐步完善电力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明确电力企业中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3]其次,电力企业还应当成立由企业领导部门为主管的管理系统,有各个电力部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管理领导层,针对实际的线路损耗问题成立专门的线路损耗管理部门,对电力企业的日常的线路损耗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以及考核。对线路损耗治理系统进行完善,确保线路损耗治理系统具备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三层网络体系助力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将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充分的发挥出来。其次,电力企业应当明确线路损耗治理系统中各个岗位的职责,为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双重的保障,对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供一个明确的工作标准为相关工作人员工作进行规范,保障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互相利用、互相协助以及互相依托,提升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下坚实的基础。
3.2、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常态化
        线路损耗治理是当下电力企业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做好线路损耗治理工作能够最大啊成都保障的建立企业得资源消耗得以缓解[4]。电力企业在开展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过程中,保障线路损耗治理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就是对各个区域进行分区域、分电压等级、分线路、分台区、信息化、精细化的常态化管理工作。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的开展因为四个管理以及三个常态化机制的建立得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首先,相关部门应当实施线路损耗常态责任制,按照区域划分责任,下达对各个线路损耗抄表的区域“线路损耗降低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在具体的部门以及具体的负责人身上,并对该区域线路损耗治理工作进行常态化的监督,严格审核其线路损耗治理成果,保障每一台高线路损耗风险的电力设备都有相关的负责人,最大程度控制电力设备的线路损耗问题。其次,为乐充分保障责任区域内各个电力设备能够形成合理的线路损耗治理目标,应当将这种线路损耗治理转变为常态化的承包治理机制,以此保障电力设备日常都够接受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最后,为了实现最合理的分电压等级线路损耗治理,电力部门应当制定一个各个线路损耗治理部门以及各个线路损耗治理展业之间的常态化协同合作机制。只有保障做好以上的相关内容的工作,才能够为电力企业线路损耗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出充分保障,提升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将线路损耗超标的现象最大程度的降低。
结语: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应当意识到线路损耗的治理使其发展过程中基础的管理工作之一,为了充分降低电力企业的资源消耗还应当站在线路损耗的基础上做好线路损耗治理工作,进而保障电力企业能够收获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线路损耗治理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当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清晰的认知,并将线路损耗治理工作真正落实在实际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中,用实际行动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1]张春来, 刘法杰, 郭瑞,等. 线路损耗分析模式探讨与治理对策[J]. 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 2018, v.3;No.13(01):49-53.
[2]周步祥, 刘舒畅, 董申,等. 考虑线路可变损耗和收益风险的峰谷分时电价模型对电网规划的影响[J]. 电测与仪表, 2019, 056(011):41-48.
[3]钟洪亮, 郭志强. 一种带有辅助LC网络的输出串联双有源桥变换电路的分析[J]. 电工电能新技术, 2019, 38(008):19-26.
[4]范瑞祥, 金兆辰, 鞠嘉凌,等. 基于损耗计算的微逆工作模式分析及优化[J]. 电气传动, 2018, 048(006):88-92.
[5]许刚, 孟杰, 郭昆亚,等. 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温度特性及传输损耗分析[J]. 光通信技术, 2018, v.42;No.287(08):18-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