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9期   作者:李德猛
[导读]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体系的完善,电力行业已经成为综合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体系的完善,电力行业已经成为综合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发展进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市场体制的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作用日益明显。基于此,文章针对电力企业市场体系下的经济管理创新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其次指出电力企业当前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创新优化措施,旨在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对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电力企业;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前言:作为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的是电力企业持续与高效运行的基础保障。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对经济管理进行适当的优化创新,不仅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还应突出经济管理与市场体制之间的适应性,这样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转型。本文以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为切入视角,结合当前电力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经济管理措施进行调整优化,对我国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场经济体制概述
        市场经济体制指的是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一种表现,通过对行业市场的发展情况与趋势进行优化,进而对商品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稳定保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促进电力行业的现代化发展,另一方面还会加剧电力企业的行业竞争。而电力企业作为国家综合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为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良好发展,便要不断对经济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与优化,这样才能促进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问题
(一)经济管理理念传统老旧
        当前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传统老旧,企业只重视安全生产与利润效益,然而却没能意识到经济管理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导致电力企业无法快速响应行业市场的发展动态,在运营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近年来新能源发展迅猛的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战略开展更加深远的经济管理,这样才能把握住发展机遇。
(二)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
        由于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老旧,因此在管理制度与人才方面也势必会产生相应的连锁反应。同时经济管理工作与安全生成管理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样也会造成电力企业的发展失衡,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中,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才也会成为电力企业的短板,不利于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转型。此外,经济管理人员在能力与意识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进而会影响到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速度与效率。
(三)无法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
        虽然部分电力企业已经意识到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针对相应岗位人员进行培训,然而缺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综合管控,并且未能对经济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开展有效监督,这样也无法保证经济管理措施的落实程度。导致该部门无法发挥出预期效能,从而影响到电力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稳健提升,最终对企业运营发展构成一定的阻碍与威胁。因此,电力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开展经济管理工作,便要从制度、人员以及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优化革新,这样才能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三、基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措施
(一)强化经济管理意识与观念
        基于上述问题,电力企业首先要从经济管理意识与观念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针对管理人员的观念进行革新,使其意识到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帮助管理人员对工作态度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更好的与企业发展战略进行接轨。

另一方面要落实经济管理措施,电力企业要学习更为先进的经济管理模式,并且与同行业的管理效果进行横向对比,及时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在经济管理工作中不断融入创新策略,以此来实现经济管理方式的转变与革新。此外,电力企业还要采用柔性管理策略,通过与管理人员及基层员工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得到企业全员的支持与认可,这样才能减少经济管理制度的推行阻力。
(二)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与建设水平
        电力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战略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也决定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电力企业要不断强化经济管理制度的建设水平,不仅要构建出综合全面的管理体系,还要保证管理人员与基层员工的有效配合,这样才能逐步使管理制度的内容精细化,使各部门与员工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岗位作用与责任。此外,为迎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快速发展背景,电力企业还要将管理工作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将所有员工的信息都录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样可以同时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具备科学的经济管理制度后,为保证各项经济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还要针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培训,以打造高素质的经济管理团队为目标,这样才能将高端人才渗透到电力企业各部门中,以此来强化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效率。因此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一方面要结合管理人员的实际水平设定内容,强化管理人员对现代化技术与设备的操控能力;另一方面要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精神与职业道德进行构建。此外,电力企业还可以同时开展内部人才培训与外部人才引进的结合策略,这样可以不断扩大专业的经济管理团队,使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科学融入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制度时,还要与安全管理模式相结合,这样才能规避各类风险。尤其是在对经济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时,需要在前期进行详细调查与综合分析,并且在改革后随时关注新模式的运行效果,借助数据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及时发现经济管理模式中的潜在问题。同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还能够促进各部门的执行能力与效率,以此来快速发挥出经济管理制度的预期价值。
(五)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时代的来袭,电力企业不仅要在供电网络中进行智能化革新,同时还要在经济管理层面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以“业务为主线,客户为核心”的经济管理目标。通过对市场营销、调度运行、信息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信息化管控,可以使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更具规范性,同时可以从多方面出发,突破原有部门信息壁垒,在保证电网稳定安全运行的同时,实现真正的经济全周期管理,通过应用财务卡片与设备调账,使电力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也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力企业要围绕自身经济管理模式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并且从技术、制度以及人员方面构建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供电企业的稳定运行。本文对电力企业市场体系下的经济管理创新措施进行研究,首先阐述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其次指出电力企业当前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创新优化措施,具体为强化经济管理意识与观念、完善经济管理制度与建设水平、提升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科学融入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加强经济管理的应用效果,帮助企业规避各类风险问题,对电力企业的利润效益作出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华,翟德劼,李海玲.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经营者,2019,033(001):60.
[2]宋静.浅谈县级电力企业在市场体制下的经济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41-41.
[3]王真云.基于市场体制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5(14):154-155.
[4]张振东.浅析在市场体制下电力企业如何做好经济管理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7,000(036):170-170.
[5]马成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举措[J].时代经贸,2013,000(024):11-11.
作者简介:李德猛(1986、01-),男,本科,西昌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